走進位于當涂經開區的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生產廠區,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
“由于訂單需求大、生產任務重,虎年春節一天都沒停工,一直保持滿負荷生產狀態。”行政高管韋琛鴻介紹,1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增加54%;凈利潤3376.51萬元,同比增加353%,稅收864.07萬元,同比增加819%。

開局一路“飆紅”,歸根到底是通過技改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近年來,國星生化一直堅持圍繞“生態鏈、產品鏈和循環經濟鏈”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模式建設項目,投資6億多元形成了以吡啶堿為核心的一條產業鏈。這條產業鏈又延伸出3條子鏈:一條是建成了世界唯一、規模最大、擁有20多項核心發明專利、整體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的吡啶堿產業鏈,其中吡啶堿產能占全球45%以上份額、國內65%以上份額,并主導制定了2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完全掌握市場的話語權。另一條是建成了國內唯一、上下游一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毒、環境友好型有機磷農藥循環經濟產業鏈。還有一條是建成了世界唯一、規模最大、綠色環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化學VB3產業鏈,在中國農藥行業率先實現了由傳統農藥轉型為生化農業的歷史變革。
“保持龍頭領軍企業的地位,是企業的內在需要,也是當地政府的期望。”韋琛鴻說這番話的背景是,當涂縣新近出臺的培育龍頭領軍企業名單中,國星生化赫然在列,2021年,國星生化、粵美金屬、奧克斯智能電氣3家企業營業收入已達10億級,到2024年,全縣營業收入10億級企業劍指10家,另外,還要培育2-3家100億級企業,3家50億級企業。
記者在一份《當涂縣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各類項目清單》中看到,除了培育龍頭領軍企業名單,還有技改項目清單、重大項目清單、雙招雙引項目清單、2022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名單、“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名單、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培育名單、新增制造業上市公司名單等。這些清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將任務細化分解到載體,落實到企業、到項目,具體安排到季度、到月份。
為全力推動倍增計劃落到實處,該縣采取的舉措也指向“務實管用”。加大財政支持制造業發展投入規模,每年安排不低于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制造業倍增發展。同時,充分發揮各類政策引導效應,整合用好各類產業基金。對現有企業新上固定資產投資超2000萬元的產業轉型項目和技改項目,可比照招商引資政策給予支持。其中,今年安排了奧克斯、粵美、長鋼等74個技改項目,投資額60億元,形成產值增量69億元。同時,狠抓在手項目的投產。今年安排了推動興華包裝、和勝新能源等26個項目開工建設,推動經緯智能裝備、月兔空調等35個項目加快建設,推動歐力、悅來悅美、蘭寶科技等33個重點項目投產達效。
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