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新區林里村高度重視鄉村文明建設,以“持續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不斷推動文明村鎮建設,持續以擦亮“文明村”的名片為目標,爭創一流文明村鎮。
強領導凝聚力推動創建
林里村持續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不斷規范村級管理制度,強力推動村莊文明程度不斷提升,有力有效地推動村莊治理工作和治理水平持續提高。
林里村把創“文明村鎮”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周密部署,緊鑼密鼓地抓好推進工作。根據創建工作的需要,及時調整充實村文明創建領導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村兩委還把創建工作延伸、擴大到企業和村民小組,全村上下建立健全網絡化制度,保證了文明創建的觸角延伸到村莊的每個角落。
在日常工作中,村“兩委”經常召開會議,將創建工作作為專題進行研究、討論,拿出一定經費專項用于開展文明村創建工作。村“兩委”還將創建活動與平時的黨史學習教育和黨員活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積極調動黨員干部工作積極性,強化村干部執政為民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形成上下創建合力。
廣宣傳善引導營造創建
林里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等活動,持續培育文明鄉風,厚植文明沃土,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大力普及法律知識。設立村法制宣傳專欄,制作了廉政文化、反邪教等系列室內外宣傳展板;設立法律服務工作接待聯絡點,開展婦女維權、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活動;做好未成年人普法活動,讓孩子從小知法守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農家書屋設立法律圖書角,有近百冊的法律書籍和報刊雜志、法制宣傳資料供村民閱讀。
林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宣傳就業政策,積極幫助畢業生就業;開展六一兒童節讀書會活動和親子結對活動,營造了快樂讀書的良好氛圍,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開展“樹新風除陋習”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志愿者入戶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成立紅白理事會,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移風易俗。
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了群眾文明素養,林里村呈現出文明和諧的景象。
抓平安強防范確保創建
林里村以平安建設為特色,以加強防范為重點,以宣傳教育為載體,以民事調解為途徑,以愛心幫扶為手段,著力解決村民生活中不穩定因素,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確保林里長治久安。
林里村成立了治保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組織機構,采用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分了三個網格,專人負責,建立起了以社區民警為主,社區治安巡防隊為輔的治安巡邏檢查防范的群防群治體系。
做好矛盾調處工作,借鑒“楓橋經驗”,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社區和諧穩定;做好刑釋和社區矯正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創造有愛的環境,體現人文關懷;做好特困人群救助工作,對于各類困難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民政救助常態化,志愿幫扶個性化;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監管機制,加強巡查,未雨綢繆杜絕隱患,林里村從沒發生過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改環境提形象夯實創建
林里村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莊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為創建美好林里家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社、盤活閑置村集體資產等方式,增強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全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7萬元修建水泥道路,極大程度方便村民出行,道路硬化率達到100%;聯合慈湖高新區對破損道路瀝青及混凝土路面進行維修,預計總投入160萬元;投入近10萬元,在大鸚鵡和小鸚鵡村民組建設了健身廣場,并配備健身器材和音響;投資1萬多元新建了面積約40平方米的“農家書屋”,書屋藏書一千多冊,每周一至周五免費為村民們開放;持續開展“兩高一場”環境整治項目,整治后環境干凈整潔,綠意盎然。
倡新風育民俗強化創建
林里村始終堅持真抓實干凈化民風民俗。積極開展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提升群眾素質,促進村民自治,打造精神文明家園。
長期以來,村里通過開展“最美庭院戶”“最美家庭”等文明戶評比活動,讓村民學有榜樣、做有激勵成為現實,激勵村民有更強的自主性去把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做得更好,自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見賢思齊,促進鄉風民風顯著改善。
為繁榮村級文化,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林里村經常在村民文化活動廣場、村休閑活動室舉辦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藝匯演和文娛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了村民彼此的交流,營造出鄰里和睦、歡樂祥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