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堅持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成效顯著。在2021年前三季度省政府組織的“四送一服”第三方評估的11項指標中,我市企業政策知曉率、省平臺辦理問題逾期數、企業問題辦理滿意率、企業和重點項目包保聯絡員知曉率、企業和重點項目聯系包保機制滿意率、企業和項目走訪覆蓋率6項指標排名全省第一。在2020年下半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我市“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和“招標投標”2項指標被評為全省標桿,“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市場監管”“獲得信貸”“勞動力市場監管”5項指標排名全省靠前。
聚焦高位布局 專班推進抓落實
我市對照國家、省營商環境最新評價指標體系,及時調整更新了17項營商環境一級指標、89項二級指標和331項三級指標,按季召開指標聯席會議升級調度弱項指標。與此同時,市“四最”辦還依托省“互聯網+營商環境監測”系統及第三方評估,每雙周召開專題會議,常態化推進指標提升工作。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4月6日,經過兩輪起草,在省《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2021版)》的基礎上,分別吸納《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版)》98條及“杭嘉湖”等國內營商環境標桿城市53條創新舉措,我市正式印發實施了《優化營商環境100條(3.0)版》,接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至3.0版本,推出了“共享用工”、“分階段申領施工許可證”等一批全省領先舉措,解決了一批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此外,我市堅持從嚴考核,修訂《馬鞍山市營商環境工作績效考核暫行辦法》,把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四送一服”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列入市委、市政府全年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并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各載體單位、市直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開展評估,按季度通報工作排名,實行工作落實全過程閉環管理。
聚焦關鍵環節 精簡再造提效率
去年3月1日,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正式上線“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同步發放系統,在全省率先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同步發放電子印章。上線后,企業法人代表只需打開移動端微信“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通過“刷臉”等身份識別,即可領取電子營業執照,同步免費領取企業法定名稱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和法定代表人章的一套四枚電子印章,并與實體印章“同章同模”,實現市場主體簽名簽章“電子化、可視化、法定化、便捷化”,而目前在全國僅有北京、上海、浙江、廣西和廣州、青島、信陽、馬鞍山4省(直轄市、自治區)4市實現了應用。
去年以來,我市按照能減則減、能合則合的原則,在營商環境重點領域積極推行簡政之道。企業開辦實現了“1140”標準,即只要1份材料、1個環節、4小時辦結不過夜、政府買單零費用;全省率先實現“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同步發放。辦理建筑許可實現最長70個工作日辦結,其中工業項目最長26個工作日辦結;全省率先實現開發園區“標準地”改革全覆蓋;全省率先分階段發放施工許可證為項目提速。登記財產各類業務最長辦理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常規辦稅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一次不用跑。跨境貿易進出口整體通關時 間 較2017年 分 別 壓 縮 了76.6%、92%。獲得電力小微企業辦電環節減至2個,10千伏普通客戶辦電環節減至3個;小微企業城區低壓接入容量提升至160千瓦,并延伸投資到客戶計量裝置,實現“零投資”接入。獲得用水實現無外線工程2個工作日內辦結、有外線工程4個工作日內辦結,辦件材料壓縮為1件。獲得用氣實現無外線工程1個工作日內辦結、有外線工程4個工作日內辦結,辦件材料精簡為1件。
聚焦用戶思維 政務服務增便利
去年8月,我市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升級改版“皖事通”APP馬鞍山分站為“皖事通·立馬辦”,全新優化布局,提供更好的便利化服務,打造具有馬鞍山特色的政務服務移動端,截至目前,在線服務數303個,注冊用戶總數152萬人,在全省率先實現平臺派單、客服上門服務。
“不用回老家,就能給寶寶上戶口。‘跨省通辦’新政策,對于我們來說,省時省錢又省力。”今年1月5日,在花山公安分局戶政中心,江蘇省揚州市民沈先生拿著長三角區域跨省(市)新生兒入戶收件回執單由衷感慨。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創新推進寧馬點對點“跨省通辦”,實現首批24項自助服務“寧馬通辦”。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建設覆蓋全市所有政務服務場所和政務服務事項的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并升級為長三角政務地圖,通過可視、清晰的地圖形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信息查詢與事項辦理服務,全年累計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5萬余件。全省率先在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門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題。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全省創新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專項行動。全市各縣區、園區、市直部門的71名主要負責人通過親身體驗企業和群眾辦事全程,直接拍板整改各類問題80余件。通過專項行動,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平均申請材料壓縮至1.89件、跑動次數壓縮至0.003次、六類行政審批時限由2.92天壓縮至1.38天。
聚焦“四送一服” 精準幫扶求成效
去年以來,針對全市7萬家企業,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包保115戶重點企業,85個市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聯系包保411家企業,在此基礎上,各縣區、園區選派764名“四送一服”企業秘書對口服務475個省重點項目、1964個重點企業,其余企業由鄉鎮或街道包保,確保走訪服務企業一個不落。同時從38家市直單位遴選業務骨干46人,分片包保9個載體單位,開展常態化走訪服務。積極落實《市政府領導參加企業接待日活動制度》,去年以來,全市“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共解決各類企業問題5372個,企業對問題辦理滿意度達99.56%。破解要素制約瓶頸。全面推行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應用,取消收取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去年全年為投標企業減輕資金成本2946.7萬元;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式,上線馬鞍山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1家商業銀行和8家融資擔保公司進駐,助企融資33094.65萬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去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242.66億元,比年初增加43.35億元,增速21.75%;常態化開展“2+N”系列招聘,全年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688場、進場企業1.37萬家,提供崗位24.14萬個,達成就業意向2.46萬人。
2021年4月初整合上線“皖企通”直達平臺馬鞍山子站“惠企通”服務平臺,匯聚全市各項惠企政策,實現分析處理后自動生成兌現結果。截至目前,各部門2021年度的170個政策兌現事項已實現全程網上兌現(包含3個無感知申報),平臺注冊企業1287家,收到企業兌現申請1751項,涉及資金4.71億元,平均節約辦理時間45%。
“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以來,通過打造營商環境,解決了一批企業反映的實際困難和訴求,提振了企業信心,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市“四最”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大力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確保馬鞍山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