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王利 劉會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都需要強大科技支撐。
近年來,安徽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強化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2021年,全省經濟總量邁上4萬億臺階,實現“量”的跨越和“質”的提升。科技創新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招”。
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自主研發設計了一種高性能金屬減振器。目前,它已被運用在遙感監測衛星資源二號星上,能夠吸收90%的外界振動干擾,為衛星成功發射、穩定地在軌運行,以及實現高精度探測提供有效助力。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研究員王先平:我們達到了在微米量級的振幅下,可以實現高效減振,它的可重復性和穩定性、減振效率是非常高的,為衛星在軌運行提供了非常穩定的力學環境。
只有下好創新“先手棋”,新興產業發展才會更有底氣。2021年,安徽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創建智能語音、玻璃新材料兩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不僅實現了零的突破,數量還一舉挺進全國前三。
中科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從原來的追趕區,進入到創新的引領區,創新體系健全、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效率高,安徽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塊迭代更新,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帶動作用也是越來越強。
在做好原始創新“最先一公里”的同時,安徽還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促進科技創新勢能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其中,以量子科技為代表的重大成果在安徽實現了產業化發展。
安徽合肥一家科技公司負責人賀羽:把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應用到了科學儀器行業,發布了多款中國首臺以及世界首臺的高端儀器產品,比如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是量子計算裝備全球出貨量最大的一個單品。
依靠科技創新,安徽實現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安徽省生產總值超過4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8.3%。其中,“創新之都”合肥地區生產總值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安徽省統計局局長陳軍:近年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蹄疾步穩,2009年GDP總量破萬億,2013、2018年分別跨越2萬、3萬億元臺階,2021年突破4萬億元,跨萬億級臺階進程縮短到3年。我省經濟能級和人均水平都跨上一個標志性臺階。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于全國的同時,安徽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在不斷提升,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新動能不斷成長壯大。安徽省科技廳廳長羅平介紹,2021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部工業比重提高到41%。
羅平: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11000家,凈增2500多家,引進了一批項目和一批高層次人才團隊來皖創新創業,為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