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黃翔、潘良廷、劉燕、臧育松等16位市政協委員先后作大會發言,聚焦中心工作、圍繞民生實事積極建言獻策。
大會執行主席吳桂林、王青松、卓龍華、zha(言工白)圣國、季傳舜、史達蓉、賀應旭、闕方俊、鄭嘯,大會秘書長王勝亮在主席臺前排就座。會議由卓龍華主持。
市領導張岳峰、袁方、張泉、黃化鋒、方文、張耀恒、楊善斌、范奇、夏勁松、陳永紅、程彰德、闞青鶴、秦俊峰、馬少華在主席臺就座,認真聆聽了委員們的發言。
大會發言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協委員履職成果的集中展示。全市政協組織、各界別及廣大委員懷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充分調查研究、理性思考、集思廣益,積極提交大會發言材料。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共征集大會發言72篇,內容涉及我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其中安排16名委員作口頭發言,56篇發言材料作書面交流。
黃翔委員代表當涂縣政協作了題為《推動制造業倍增發展 打造產業強的“白菜心”》的發言。他說,制造業倍增發展實質上是規模、質量、效益、增速全方面的提升。建議發揮項目關鍵作用,形成制造業倍增的巨大增量;健全要素保障機制,構筑制造業倍增的強大后援;明確園區主體責任,推動制造業倍增的有效落實。
潘良廷委員代表工商聯界別作了題為《聚焦開放聯動 推進我市合作共建園區建設》的發言。他說,推動馬鞍山與滬蘇浙在經濟空間上相互融合、在產業資源上相互配合,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提出優化產業對接機制、服務對接機制、政策對接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等建議,整體提升我市合作共建園區發展水平,為形成高水平的開放聯動增添活力。
劉燕委員代表無黨派界別作了題為《以數字經濟賦能我市高質量發展》的發言。她建議,我市應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依托信息化助力產業升級;加快培育數字產業化,構建產業發展平臺,加快“電商馬鞍山”建設,厚植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推動城市數字化建設,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推進信息化服務民生。
臧育松委員以《把氫能產業作為馬鞍山未來大產業來謀劃》為題進行發言。他認為,氫能產業是未來綠色低碳發展和競爭的藍海賽道,氫能和鋼鐵是一個互相促進的產業組合,謀劃發展氫能產業馬鞍山大有可為。建議謀深、做細、借勢、聚力,進一步深化科研引領、細化產業分析、借力宣傳引導、聚焦項目落地,在氫能產業發展中搶占先機。
會上,陳寧、朱興江、遲有木、王仁華、李淼、俞海云、戴擁軍、黃啟明、舒榮寶、徐其言、崔裕超、趙會軍委員還分別作了題為《加快布局“雙碳”工作 促進我市經濟綠色轉型發展》《關于推進國家鋼鐵質檢中心創新發展的建議》《我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對策建議》《加快推進向山地區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厘清地方文化底蘊 打造長江文化傳承城市》《深化市校合作 謀求共贏發展》《關于留住更多馬鞍山本地高校優秀人才的建議》《關于加快我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機構建設的建議》《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護詩城凈地 創無詐城市》《推進物業服務全覆蓋 打造人民生活高品質》《關于在我市中心城區實行智慧停車的建議》的發言。
文/記者 鄧婷婷
圖/記者 邵紀明 孫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