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市“兩會”不僅是全市人民關注的政治大事,也承載著市民的關切和期盼。連日來,許多市民紛紛向“馬上辦”融媒體工作室“兩會熱線”吐露心聲、建言獻策,共同為馬鞍山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說出對市“兩會”的寄語和期望。
西湖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周福花:
弘揚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務體系
“青年人利用閑余時間參與一些志愿服務,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可以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還可以用行動感染更多年輕人,帶動起更多的人去幫助別人,讓愛心不斷傳遞。” 花山區解放路街道西湖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周福花表示,青年人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公民的義務,而且人生的價值也在志愿活動當中得到體現,從中學會自覺奉獻精神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責任感。
資料圖 交通勸導志愿者
周福花希望政府部門能進一步弘揚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務體系,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在服務社會的行動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在奉獻社會中增長才干,為城市建設奉獻更多力量。
博望區稅務局工作人員許竹:
凝心聚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博望區稅務局工作人員許竹表示,城市發展的動力源自企業家的信心和企業的活力。近年來,馬鞍山市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隨著“寧馬一體化”步伐加快,政府部門仍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要想壯大馬鞍山市的經濟實力和增強實體經濟的科技含量,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就必須出臺更多更好的服務企業的措施和辦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來馬鞍山落戶。”
許竹希望政府部門能持續加大“四送一服”政策力度,把相關工作做細做實,把相關政策用活用足,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著力紓解企業在資金、用工等方面的經營壓力,千方百計推動企業復產、穩產、達產。依法保護企業發展利益,強化親商安商舉措,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花山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劉靜:
關注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工作
花山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劉靜告訴記者,日常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會發現老舊小區內依舊存在垃圾亂投亂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特別是夏天,垃圾漫溢,氣味難聞。”
劉靜認為,實行垃圾分類,可以促進資源回收,降低處理費用,減少環境污染,凈化生活環境,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目前我們正在推進垃圾分類這項工作,在示范點區域內安裝環保清潔屋,通過示范點的形式,以點帶面、逐步推進。”
“垃圾分類既要有‘硬約束’,也要有‘軟引導’,這樣才能讓垃圾分類的觀念入腦入心。”劉靜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同時強化宣傳引導,推動習慣養成,形成社會文明新風尚。“希望不僅關注新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也關注老舊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把這項工作做深做細,促進城市環境干凈衛生、整潔有序。”劉靜補充道。
安徽工業大學學生周云帆:
發展夜間經濟 增添城市活力
“來馬鞍山讀書的這兩年,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態環境很好,是個非常宜居的城市。”安徽工業大學二年級學生周云帆告訴記者,在來馬鞍山之前,對馬鞍山這座城市的概念就是“鋼鐵之城”,但來馬求學后,發現這座城市非常宜居,改變了以往的“印象”。
市“兩會”召開在即,周云帆充滿期待,她坦言:“希望馬鞍山結合本地特色建設一批商業街、小吃街,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生活節、文化節,讓大家在閑暇之余有多樣化的選擇;也希望馬鞍山能多多發展夜間經濟,豐富百姓生活,激發消費潛能,增添城市活力。”
另外,她還提到,作為一名在馬求學的大學生,她也希望政府部門多多“牽線搭橋”,讓大學生與社會生成“鏈接”,利用空余時間多多實踐,投入志愿服務活動。“這樣可以有效地整合資源,促進在校大學生與社會的聯動,為城市發展注入新鮮活力。”周云帆說。
記者 涂慧民 朱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