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薄晨棣、李楠楠)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日前,最高法印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保駕護航。
據悉,《意見》分為3個部分,共40條。在內容選取上,著眼于司法職能作用,總結人民法院前期工作經驗,為人民法院推動西部地區“以推進綠色發展為要求,加大美麗西部建設力度”“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擴大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重點,增強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以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為抓手,夯實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以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為關鍵,增進西部地區民生福祉”設定了具體、明確、切實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意見》緊密結合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面臨的直接現實問題和發展迫切需求,有針對性地擬定相關條文,圍繞“大保護”強調進一步加強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工作,圍繞“大開放”強調進一步加強涉外、海事、產權保護、建設工程、物流運輸、企業家權益保護等案件審判工作,圍繞“高質量發展”強調進一步加強涉破產、金融、民生、知識產權、鄉村振興、國家安全等案件審判工作。
《意見》要求準確把握人民法院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工作原則。堅持綠色原則,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到重要位置,保護好西部地區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堅持需求導向,錨定西部地區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強化司法服務保障舉措,滿足西部地區司法需求。
《意見》要求,人民法院要抓好大保護,服務和保障西部地區走生態優先、綠色先行的新路子。依法嚴懲破壞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含黃土高原生態屏障)、長江重點生態區(含川滇生態屏障)、北方防沙帶、海岸帶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推動布局在重點區域的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
《意見》提出,人民法院要抓好大開放,服務和保障西部地區提高對外開放和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依法審理涉產權案件、企業家權益保護案件,依法糾正涉企冤錯案件。依法審理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規范西部地區市場競爭秩序。依法審理西部地區因運輸通道、資源能源開發地干線通道、出海和扶貧通道、旅游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鐵路等基礎設施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引發的民事、行政案件,服務和保障西部地區夯實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礎。
《意見》明確,人民法院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和保障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要依法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依法妥善審理因科技成果權屬確認、權利轉讓、價值確定、利益分配等引發的案件,推動西部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意見》要求,要拓展東西部地區人民法院之間和西部不同地區人民法院之間的互動合作,形成服務和保障工作合力。探索符合西部地區實地實情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高精尖缺”的專業人才。鼓勵東西部地區人民法院之間健全完善在人才培養、智力支持、交流鍛煉等方面的合作機制。支持西部地區面向全國選配領導干部、遴選優秀法官、引進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