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夜,伴隨著混凝土罐車、泵車連續運行6個小時,360立方米混凝土不間斷灌入鉆孔樁內。至此,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副汊航道橋主橋塔所有大直徑樁基圓滿灌注完成。這也標志著主橋墩將從地下結構全面轉向地面工程結構,進行大體積承臺施工。
主橋塔樁基施工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副汊航道橋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搭設棧橋及填筑平臺完成樁基施工。全橋共有F3、F4兩座主橋塔共60根樁基。主橋塔樁基施工的完成,對于橋墩承臺及上部結構施工起到了承載基礎作用,也為其他樁基施工積累了經驗,對促進全線樁基施工具有引領導向作用。
“施工成果來之不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施工速度在國內堪稱領先。主橋塔樁基施工是副汊航道橋施工的重難點之一,下一步將繼續推進主橋塔承臺鋼圍堰施工。”施工單位負責人、中鐵四局四公司二分部經理郭小楠說,這樣的澆筑必須一氣呵成,需同步檢測現場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含氣量、入模溫度、拓展度等指標,所有數值均符合規范要求,整個澆筑作業必須持續進行,不能中途暫停,澆筑環節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優劣,容不得毫厘松懈。
據了解,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副汊航道橋施工具有超大主跨、超高主塔、超大直徑鉆孔樁、科技含量高、施工環境復雜、施工工藝先進等特點。面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要求,參與施工人員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于今年5月完成長江水域施工許可,于長江水位汛期前完成施工棧橋施工、樁基筑島平臺施工,并于11月29日順利完成首個F4主橋塔樁基施工。在全面推進施工的同時,同步推進標準化施工,復雜地層大直徑樁基施工成套工裝、橋梁施工五項工裝、橋梁墩身踏步一次成型工裝、墩身拉桿孔封堵工裝等在項目全面推行,打造標準化施工工地。
副汊航道橋橋址位于長江江邊,施工受長江汛期影響較大。據中鐵四局四公司二分部黨支部書記王兵介紹,項目部決定采用筑島方式,使用了大功率旋挖鉆機施工。相比傳統的沖擊鉆成孔,該旋挖鉆機效率明顯提高,成孔時間從20天大大縮短到6天,確保了全線樁基施工進程的遙遙領先。而應用該旋挖鉆機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提升作業面的地基承載力。單個旋挖鉆機僅自重就有185噸。為此,針對現場的土層狀況,運來4萬立方米的土石對作業面進行壓實填注,確保了新技術新器械的順利應用。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李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