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寧馬城際、寧和城際二期
又有新進展!
寧馬城際
12月11日上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在南京舉辦“南京都市圈智慧市域快軌示范工程”啟動會。據會上消息,本月將正式開工建設寧馬、寧滁、寧揚3條市域線。
12月15日,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關于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初步設計的批復》。
12月15日,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中標公示,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工程施工總承包D.S02.X-TA01標段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以58.37億元中標。
批復主要內容如下:
一、線路方案
南京至馬鞍山市域(郊)鐵路(南京段)起自西善橋站,沿寧蕪公路、景明大街敷設,止于銅井蘇皖省界,線路全長約26.51公里。下階段,優化線路平縱斷面設計方案,重點深化西善橋站配線、江寧站出入段線等方案,做好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開發一體化工作。
二、主要技術標準
本項目正線為雙線,速度目標值為120公里/小時,正線最小線間距4米,正線最大坡度30‰,最小曲線半徑一般800米(困難段750米、限速段500米),正線采用長枕型無砟道床,直流1500伏架空接觸網牽引供電,市域B型車,站臺有效長度120米,LTE-CBTC信號系統,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
三、車輛、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
本項目采用市域B型車,初期4輛編組(3動1拖)、近期4/6混跑、遠期6輛編組(4動2拖),大小交路、大站快車+站站停組合運行模式。系統規模按24對/小時控制,高峰時段列車開行對數為初期12對/小時、近期21對/小時、遠期22對/小時。初期配屬車輛13列/52輛、近期增配車輛14列/84輛、遠期配屬車輛31列/186輛。下階段,進一步優化大站快車運營組織和小交路方案;深化列車事故救援處置方案;強化備用車數分析,節約工程投資。
四、車站、車輛基地和主變電所
全線共設置車站8座,其中地下站4座、地面站1座、高架站3座。西善橋站、板橋站、板橋南站為換乘站,其中西善橋站采用站廳平行換乘,其余站點預留換乘條件。下階段,結合周邊地塊和道路規劃實施方案,本著安全、便民、集約、節約的原則,深化車站方案。
全線設置濱江車輛基地1座。下階段,在深化停車規模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當涂南車輛段方案和工藝流程,優化基地布局,重點深化試車線方案設計;進一步做好上蓋開發條件預留。
全線設置中元路主變電所1處。下階段,優化設計方案。
五、工期
本項目建設工期約49個月。
寧和城際二期
近日,南京至和縣市域(郊)鐵路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初步設計服務發標并完成了合同的簽訂,合同總價1.78億元。合同文本顯示,該工程全線42.4 公里,其中南京段7.7km,馬鞍山段34.7km,共設置11座車站。

線路走向
↓↓↓
根據合同文本內勘察設計范圍顯示,工程范圍包括:南京至和縣市域(郊)鐵路項目(下稱寧和市域(郊)鐵路)自南京市浦口區高家沖站引出,經烏江鎮駐馬河進入馬鞍山境內,上跨七星湖后向南沿規劃東環路、和州大道走行,經過和縣主城區、鄭蒲港新區后止于規劃巢馬鐵路鄭蒲港站南側設鄭蒲港站,全線42.4 公里,其中南京段7.7km,馬鞍山段34.7km,共設置11座車站,在鄭蒲港站預留向南延伸至白橋鎮西梁山站條件。
工作范圍包括:一是寧和市域(郊)鐵路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相關的專題,其研究范圍為南京高家沖到揚馬樞紐(全長約43公里),并將揚馬巢樞紐到西梁山段作為預留段;二是寧和市域(郊)鐵路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及其相關專題;三是寧和市域(郊)鐵路高家沖至浦和產業園段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相關專題,研究范圍為南京高家沖到和縣浦和產業園(全長約10公里);四是寧和市域(郊)鐵路高家沖至浦和產業園段初步設計及其相關專題。

時間節點的安排
↓↓↓
可研工期:
編制期限時間初定約6個月
( 1)2022年4月10日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及相關專題初稿,并向專題報批部門或單位提交成果資料。
(2)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
(3)2022年5月30日前,根據專家組評審意見,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修改完善,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稿送省發改委。
初步設計工期:
編制期限時間初定可研獲批后約5個月
(1)擬定2022年6月30日前,可研獲批。
(2)擬定2022年10月10日前,完成初步設計報告及相關專題初稿,并向專題報批部門或單位提交成果資料。
(3)擬定2022年10月30日前,完成初步設計報告專家評審。
(4)擬定2022年11月30日前,根據專家組評審意見,對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修改完善,完成初步設計報批稿送省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