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這一天!”日前,通過抓鬮,敲定房號,向山鎮杜塘村村民崔銀寶走在新建成的觀山景苑安置房小區里,心里滿是歸屬感。從低矮簡陋、環境臟亂的40平方米自建房,到寬敞明亮、配套齊全的100平方米大房子,崔銀寶的“安居夢”終于圓了。
這樣“住上好房子”的圓夢時刻,正在馬鞍山大地不斷上演。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把棚戶區群眾最困難、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居住問題作為頭等大事,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市級重點民生項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以推進。
這是一道關乎社會公平的考題。
曾經,G205沿線部分地塊,私搭亂建的簡易民房眾多,建筑密度大、基礎設施舊、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如今,新建了人行道和慢車道,草坪、林木、鮮花等景觀鋪展開來,已然是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芭飸魠^改造的政策好,我們才能搬進濱江花園里94平方米的大房子。”永泰社區81歲的魏守成喜笑顏開。
2020年以來,我市重點圍繞提升G205沿線以及采石風景區城市形象、消除城市危房安全隱患、改善向山地區棚戶區居民生活環境等方向,大手筆謀劃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100個棚戶區、22061戶改造。其中,2021年我市計劃改造棚戶區36個地塊,涉及5323戶住宅。截至目前,5334戶住宅已簽訂征遷協議,完成率為100.2%。
這是一場體現執政能力的考驗。
一項涉及上萬人動遷、回遷的工程,棚戶區改造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
抽調人員組建專班,集中辦公、分片包保、協調推進;壓實載體單位主體責任,將棚改工作納入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年考核”制度,形成合力攻堅態勢和長效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計劃,依法科學修訂征遷政策,提高補償標準,簽訂目標責任書,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推進棚戶區征遷,馬鞍山是“千方百計”。
搭建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高標準編制安置房建設規劃,嚴格控制安置房容積率;鎖定并優先出讓歷年棚改騰空土地,收益專項用于支持棚改,向上爭取國家有關專項補助資金,成功發行專項債券13.63億元,鼓勵和引導馬鋼等企業參與棚改……加速安置房建設,馬鞍山是“火力全開”。
花山區,上湖地塊,16棟住宅樓相繼進入樓層建設,總工程量已過三分之一,預計明年8月主體結構封頂;雨山區,超山花園周邊地塊,樓棟主體結構封頂進行倒計時,明年11月即將完工,可安置2169戶居民……2021年,我市已完成棚戶區改造新開工5334戶,占目標任務100.2%;基本建成756套,占目標任務101.5%。
這是一次密切干群關系的實踐。
“我一開始是不愿意搬的?!睂τ谛∧蠌R村民李四保來說,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雖有諸多不足,但仍然難舍離。但花山區征管中心主任曹云數次上門,一嘮就是半天,聽困難、講政策,讓李四保漸漸松了口。曹云還通過就業幫扶,為李四保安排了就業崗位,解決全家生計問題,更讓他暖了心。“有了新房子,過上新生活,還有了新朋友!”
看到孔兆蘭身有殘疾、出行不便,曹云不僅幫著搬家,還竭力調劑,為她分到了一套今日家園小區的一樓現房。如今,新房正在裝修改造,預計2022年中旬就能入住。“黨委、政府真正把棚改辦成了惠及老百姓的民心工程?!睂O兆蘭的兒子黃志華說。
記者 鄧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