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寒,這本是萬物開始蕭條的季節,但位于寧馬交界處的濮塘鎮,依然以它層林盡染、清幽靜謐的冬色吸引著游人紛至沓來。綠色、紅色、黃色、橙色,從空中俯瞰,整個濮塘如同潑翻了調色盤。

從產業看經濟,從鄉風看治理,從環境看建設。11月底,省2021年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督查組在濮塘鎮開展為期一周的督查,只見百畝竹海農舍如畫、冬令水果采摘繁忙、田園綜合體游人如織、農民幸福喜笑顏開。無論是基礎設施、村容風貌等鄉村的“面子”,還是產業發展、鄉風民俗等“里子”都可圈可點。
鄉村振興,返“濮”歸真。眼下,濮塘鎮正長遠謀劃,致力將生態佳轉變為“生態+”,在綠色發展之路上砥礪前行。
“生態+經濟”:綠色產業演繹嬗變
芭蕉、檸檬、綠蘿、棕櫚,青翠欲滴的植物自由生長;潮汐育苗、立柱種植、多層水培,科技創新讓現代農業魅力無窮……濮塘桃里度假村的農業博物館像一座綠色王國,從上海自駕而來的蔡先生舉著單反不?!斑青辍保皩iT帶孩子來這里親近自然、學習農業知識、采摘果蔬?!?/p>
桃里農場里體驗農事,小桃紅農家樂灶臺燃起鄉村煙火氣……作為市重點項目,濮塘桃李春風項目投資25億元打造集鄉村旅游、農業休閑、親子游樂、康養度假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成為長三角新晉網紅打卡地。項目產業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擬和周邊村合作拓展商業、民宿等,豐富項目內涵、助力鄉村振興。
以“竹海、古樹、清泉、鐘鼓、怪坡”五絕聞名的濮塘,按照“具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健康生態”的功能定位,以毗鄰區域規劃深度融合為目標,謀劃編制濮塘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按圖索驥引資本、招項目、興產業,加快建設面向長三角的運動健康休閑旅游度假中心,變美麗生態為美麗經濟。
濮塘國家度假公園、桃李春風項目、秀山生態果園、濮塘體育休閑產業小鎮……一個個農旅、文旅、體旅大IP串珠成鏈,為長三角游客提供絕佳身心棲息地。今年濮塘鎮共接待游客110多萬人次,營收近1200萬元,入選安徽省首批旅游特色名鎮。

“家底”厚了,腰包也鼓了。早上,濮塘村村民許平帶著幾十個鄉親踩著膠靴在承包的德隆昌生態果園里勞作。葡萄園要抓緊修枝,冬季魚塘要肥水……眾人熱得一身汗?!耙郧巴獬龃蚬瓴坏藉X,現在上年紀了,家門口學本事做活,我心里快活著呢!”59歲的顏亨桃喜滋滋地說。
依靠獨特氣候和資源優勢,濮塘鎮村黨組織按照“一村一品”,發展草莓、藍莓、葡萄、茶葉等種植,成立專業合作社為村民提供“一條龍”服務,聘請農業專家手把手教學,培養一批農業“土專家”、水果“田秀才”、市場“經紀人”,打造綠色菜園、生態果園,發展采摘游、親子游,濮塘一絕、水岸人家、白果樹、紫竹林40多家風格各異的農家樂辦得風生水起,農業三產的快速融合,夯實了濮塘發展綠色產業的自信和底氣,讓村民吃上“生態飯”,健步小康路。
“生態+建設”:美麗村莊宜業宜游
竹林深處、白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如水墨丹青畫。暖陽中,橫塘村的保潔員徐金芳正在清掃村莊道路。
徐金芳說,她當年從南京江寧區嫁過來,道路難行、房屋簡陋、垃圾遍地。“現今路鋪好了、環境美了,家家戶戶門口栽花種樹弄得和景點一樣,游客一撥一撥來。昨天村干部還說,準備在村里搞民宿,我家肯定參加?!?/p>
越來越多的村莊迎來蝶變。近年來濮塘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目標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編制建設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鎮容村貌,推進“三大行動”、“五清一改”、“三大革命”等,集中打造一批示范村、精品村、重點線,實現全域覆蓋?!爸挥邪堰@些基礎設施都建好,才能提高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濮塘才能跟得上發展、留得住鄉愁、遇得見未來。”濮塘休閑度假區旅游發展部部長、鎮黨委委員潘敬菊說。
藍天白云下占地1萬平方米的徽派建筑掩映在青山綠水間,這是鎮上新建的污水處理廠。
這是水泵房、沉淀池、活性砂濾罐……馬鞍山中冶濮塘建設有限公司總工舒營介紹,濮塘1座污水處理廠、19座污水處理站、120公里配套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完工?!澳甑孜鬯幚韽S將啟動運營,近期處理量2500噸/天,遠期處理量5000噸/天,可充分滿足濮塘全域生產生活用水無害化處理。”

為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濮塘投資9.16億元創新PPP模式與十七冶集團聯合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包含道路、安全飲水、污水處理、國家度假公園、水系整治等工程。目前,31條道路交付使用,總通車里程40多公里;1廠19站標準化運營服務啟動;東方紅水系整治完工;鳳陸路等8條對接南京框架道路打通,旅游大道(S105)對接蘇S340全線通車,與南京、市區實現無縫銜接;筆架山礦區生態整治EPCO工程和金礦尾礦庫閉庫銷號工程正在施工;旅游大道道路照明工程即將開工。
從梗阻閉塞到通衢開放,從維持溫飽到安居樂業,從無人問津到紛至沓來,錨定生態、活力、宜業、宜游等關鍵詞,濮塘的鄉村振興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生態+文化”:鄉風鄉情更醇更濃
青翠嫣紅的小花園隨處可見,各具特色的民居星羅棋布,在濮塘,美麗庭院自成一道道風景。

大巖桐、白玉蘭、三角梅、長壽花……黃里村村民郎國斌在當地政府的幫忙下,建設了100多平方米的陽光暖房,養了200多盆花,同時對村屋外的庭院也做了設計,讓傳統泥磚房搖身一變成為留得住鄉愁與美麗的優美庭院,“我家的庭院四季有花,經常有人來我家欣賞?!?/p>
挨著濮塘國家度假公園,南池村村民張興平響應政府號召開起了民宿,建設林間小木屋、竹水車,路上鋪上鵝卵石、沿途種下格桑花,粉白花朵隨風搖曳,十分漂亮。
“這些美麗庭院都是村民自己設計,部分用作發展民宿。”濮塘鎮負責人說,依托生態優勢和旅游資源,濮塘興辦了一批精品民宿、農家樂等旅游配套資源,并以此為示范帶動推進“美麗庭院”改造,深挖庭院內涵,因地制宜、融合本土特色,邀請專家入戶幫助村民規劃庭院建設藍圖,指導村民自建、改造庭院,讓美麗庭院成為當地鄉村游的一大亮點。

初冬夜晚的寒冷擋不住村民跳廣場舞的熱情。在宋莊村的農民文化樂園,大媽們身著紅裝、舞姿輕盈,正在排練一首韻味十足的《九九女兒紅》。
“咱們這好山好水的,跳起來,讓日子更美!”宋莊舞蹈隊隊長鐘紅香笑著說,12月中旬開展一年一度的全鎮農民廣場舞大賽,邀請濮塘、鳳山、雙板、黃里等村的廣場舞舞蹈隊參加,那才叫一個熱鬧精彩!
山水養人,鄉情更濃。濮塘注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全面激發鄉村文化活力,全力打造文化為魂、鄉風文明的人文鄉村。今年濮塘發揮黨員“紅色細胞”引領作用開展政策宣講、文化知識培訓16場,惠及群眾1000多人次;開展“文明農戶”各類評選活動4次,評出市級先進人物15人,市區級模范家庭15個;積極申報“鄉村文化帶頭人”4人;精心籌備濮塘鄉村春晚、廣場舞大賽,以文明為底色繪就出新農村的幸福畫卷。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
第六采訪組
記者 陳峰 陳邦兵
季晨辰 涂慧民 唐焱
見習記者 何一旻
通訊員 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