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破損墻面、打造安全優質的居住環境,是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優化城鄉環境、營造和諧氛圍的重要途徑。近日,記者探訪城區部分小區時發現,墻面修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中山花園小區:樓棟更加美觀 居住更加安全
“我就住這棟樓。墻面修補后,不僅樓面美觀了,我們住著也更安全了。”11月17日上午,雨山區中山花園45棟居民宋香蘭告訴記者,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樓外墻面得到修補,樓道進行了重新粉刷,衛生死角也得到了清理,現在感覺亮堂堂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山花園45棟居民樓的西面墻外圍拉著綠色圍擋,墻上張貼著“樓上瓷磚脫落,此處危險,請勿靠近”紅色警示牌及各類公益廣告牌,一輛施工車輛停在附近等待作業。“為防止出現瓷磚再掉落的現象,前期我們將整面墻的瓷磚全部鏟除,然后噴上了仿磚塊真石漆,晾干后再畫線,后續我們將刷白腰線、完善細節,這樣既能消除瓷磚掉落的安全隱患,也能保證和其他居民樓墻面的和諧統一。”施工隊負責人田曉虎說道。
據中山花園小區所屬轄區的西苑社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已對中山花園小區的樓道、樓梯口進行了修補、粉刷,并閉合表箱、規整線纜,當下正在對小區內居民樓的外墻面進行修補,后期還將修整小區內的道路,并補植綠化草木。
老報館時代廣場:啟動“綠色通道” 助力消除隱患
老報館時代廣場位于雨山西路與雨田路交叉路口東北角,共有1棟公寓樓、2棟住宅樓。其中2棟住宅樓建于2015年,共住有144戶居民。經過多年的日曬雨淋,近兩年,住宅樓外墻墻體出現裂縫及部分墻面垮塌的現象。今年的情況越發嚴重。這也給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較大安全隱患。小區物業獲知相關情況后,當即在現場設置了警戒線和安全告示牌,并對懸在空中的墻皮予以清除。

11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老報館時代廣場,繞小區轉了一圈,發現2棟住宅樓的外墻皮著實有許多地方已經脫落,局部區域達到數平方米。但從外表看,現場并無墻皮懸在空中,翹起的墻皮,已被處理掉。“國慶節前后還掉下來一塊,好在沒有砸到人。”一位業主說,由于墻皮脫落給居民們帶來了安全隱患,樓里的居民都不敢長時間在樓下逗留,生怕被墻皮砸中。
據業主反映,該小區2棟住宅樓的外墻皮脫落已有兩三年時間了。該樓是2015年交房的,可在2019年冬天就發現有墻皮脫落,一直在修補,結果掉一點補一點,就拖到現在,過了樓房的質保期,開發商不再維修了。“物業說現在維修只能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了,可去年因為有些業主不同意動用這筆資金,致使維修‘流產’了。現在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又掉下墻皮,安全問題讓大家很頭痛。”一位業主告訴記者,按相關規定,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要經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因多種原因,有些業主不同意動用。
居民樓入住才幾年,外墻皮就出現大面積脫落,給居民帶來安全隱患。雖然小區物業人員在樓房周圍拉上了警戒線,可隱患不除,居民和物業都不放心。
“小區住宅樓外墻維修已過了保修期,外墻維修必須啟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負責管理該小區的安徽通和物業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溫躍強表示,讓居民自籌維修費修繕的工作并不好做,并不是發生隱患后第一時間就能向居民籌到維修費。“有的住戶認為破損部位不在自家位置,比如屋檐部位,頂樓住戶愿意出錢維修,樓下住戶就不大愿意出錢。東西外墻面脫落的,中間住戶的工作難做。發現安全隱患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制作提醒牌或做安全圍擋,提醒居民進出時注意。但是物業沒有專門的經費來幫助維修,只能寄希望于動用公共維修基金來維修。如果居民不同意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維修就不能正常進行,有較大隱患的只能向上級部門匯報。”溫躍強說,經匯報后,相關部門立即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進行研究協商,最終確定了“啟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緊急維修使用綠色通道,由物業牽頭組織實施”的危險隱患排除方案。“目前,我們已選中3家施工單位競標維修這2棟住宅樓的外墻立面。下一步,我們會將相關維修方案在小區里公示,預計最快下周四便可進場開工。”溫躍強說。
【創建對話】
市住建局:聚焦公共建筑安全 提升文明建設顏值
記者日前從市住建局了解到,根據市文明辦統一安排部署,今年9月28日起,市住建局對中心城區居民小區及公共建筑外立面破損進行整治督查,通過建立中心城區居民小區及公共建筑外立面破損臺賬、現場督查等方式,共摸排出居民小區外立面2335處臟污破損,當前已修復1632處,博望區、馬鞍山經開區居民小區外立面破損臟污已整改完畢;公共建筑外立面17處臟污破損,當前已修復5處。
據市住建局物業管理科科長余張偉介紹,為確保小區居民公共安全、提升城市文明建設顏值,前期,市住建局通過及時摸排、建立臺賬,分片包保、開展督查、區分類別、落實責任等一系列流程,開展小區居民樓及公共建筑修補工作,當前也收獲了一些成績,其中雨山區整改力度較大、整改效果較好。
“下一步,我們將建立長效機制,及時開展督查,將相關問題交辦屬地單位。同時,定期向市文明辦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對督查中發現問題的小區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其期限內整治。”余張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