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站24小時不打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織密群眾安居防護網;智慧街面巡防“四位一體”防控機制,筑牢街面巡防過濾圈……近年來,市公安局以信息化建設為著手點,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發力點,以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立體化建設,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年上升,平安建設連續7年全省先進,“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基本實現。
強化頂層設計,高站位謀篇布局
我市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績,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先后兩次以市兩辦名義出臺文件進行部署安排,并在2016年防控體系建設驗收中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成績。
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標準化城市啟動后,市公安局黨委迅速將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開全局會議研究部署、調度督導,并積極協調市財政、發改、住建等部門,推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市“十四五”規劃和市民生重點項目,推動老舊小區智慧安防設施建設納入市民生工程,推動街面綜合警務站建設納入市為民辦實事項目,為防控體系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突出項目建設,高質量提升實戰效能
推進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織密群眾安居防護網。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抓手,市公安局協調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推動住宅小區智慧安防設施與老舊小區改造、新建小區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目前我市智慧安防小區已建成70余個,年底將超過140個,智安小區建成后小區發案率大幅下降。
推進智慧街面巡防建設,筑牢街面巡防過濾圈。不斷健全情報導巡、武警聯巡、視頻巡查、人力巡防“四位一體”防控機制,依托街面綜合警務站和無人電子卡口,輔之無人機空中巡航,實現“1、3、5分鐘”快速響應,構建了環市、環區、環重點部位三層“治安防控圈”,街面見警率、管事率明顯提升,警情大幅下降。
堅持科技引領,高標準搭建“智慧中樞”
高標準建設公安多維大數據實戰應用中心,依托前端無感知采集設備抓取重要結構化數據,匯聚整合85個業務系統、1377類數據信息,開放給各專業警種應用,日均服務上百萬次,推動警情案情、技術手段、情報信息、實戰打擊的融合再造,變情報流轉由“被動接受”為“主動推送”,大幅提升打防效果。
研發推廣眾智云+平臺等多個涵蓋偵查打擊、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的8類29個實戰模型,推動公安、衛健數據互通共享,推動“案后偵查”向“事前預測”轉變,為實戰應用提供強大的智能分析研判支撐。
為進一步推動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市公安局將突出智慧警務和配套機制建設,以公安大數據中心為載體,搭建防控體系“1+9”系統平臺,加快與其他行政管理部門、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共享、數據集成,實現業務、數據的深度融合,整合各類資源,加快形成聚點成網的感知體系,為建設信息化、智能化防控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