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我省共有12個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安徽省主持完成的5項,參與完成的7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分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項。
安徽省主持完成的項目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傳鋒教授、許金時教授、黃運鋒教授、柳必恒教授、郭光燦教授等作為主要完成人的“基于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孟國文研究員研究團隊及合作單位完成的“拉曼光譜快速檢測毒品毒物的增強基片、方法及儀器的關鍵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安徽農業大學牽頭承擔、宛曉春教授領銜完成的“綠茶自動化加工與數字化品控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項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承擔、俞漢青教授領銜完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智能監控和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外籍合作專家阿蘭·貝庫雷(法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安徽省科研團隊參與完成的項目中↓↓
“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其發育調控機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鋼材熱軋過程氧化行為控制技術開發及應用”“氫氣規模化提純與高壓儲存裝備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網源友好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等5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院士和該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教授憑在各自前一工作單位(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學)時所創成果,分別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二等獎。
文 |汪永安 陳婉婉
編輯 |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