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化和旅游消費對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經濟轉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都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的幸福產業,在文化和旅游領域激發消費潛力,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
為有效發揮文旅消費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市不斷加大力度培育文旅消費市場,利用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進一步挖掘文旅市場潛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質,不斷為文旅消費這駕馬車加油蓄能。
優化環境 激活文旅消費
在培育發展文旅消費項目方面,我市積極推進采石磯核心景區、長江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將采石磯景區打造成為長三角知名的城市生態客廳。發揮“旅游+農業”資源優勢,打造以休閑體驗、生態采摘為特色的休閑觀光游。支持凌家灘文化遺址等研學游文旅項目開發,加強滑雪游、溫泉游等旅游新業態宣傳推廣。
同時,全市大力支持發展夜間消費,全力做好夜間旅游消費的系統規劃,科學布局,差異化打造多元化、多樣化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通過黃梅戲、地方民歌、含弓戲等表演形式打造夜間演藝節目,豐富夜間旅游內容。
為營造良好的文旅消費環境,我市鼓勵支持旅游景區提質擴容,提升游客體驗度、舒適度和滿意度。持續舉辦李白文化創意大賽,促進李白文創產品設計研發和產業發展。加強與南京等長三角區域城市之間的合作,推動建立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旅游消費激勵機制。加強智慧景區和5G旅游景區試點建設。
全市積極建立健全市、縣區兩級鄉村旅游發展推進機制,優化鄉村民宿發展環境,支持民宿業發展。開展鄉村旅游示范點、精品民宿評選活動,評選馬鞍山“十佳鄉村旅游示范點”“十佳民宿”等,不斷優化旅游住宿服務。
打造品牌 促進消費轉型
我市著力打造特色街道和美食品牌,深入挖掘馬鞍山文化特色內涵,通過政策鼓勵、示范引領、先行試點的方式,支持建設一批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鎮。支持建設太平府文化園街區等特色文旅街區,對利用舊街區、舊廠房等改造為文旅特色街區的予以支持。鼓勵含山老鵝湯美食節、當涂螃蟹節、博望區“大廚駕到”等特色美食節做大做強節慶品牌。
激活影視市場潛力,鼓勵原創影視精品創作,提高網絡視頻原創作品水平。支持農村電影主題放映活動。拉動文藝票房消費,探索推廣文旅惠民消費卡,完善馬鞍山市惠民低價票補貼管理辦法,繼續實施“馬鞍山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全城行”低價票補貼。推動加快本土劇目創作生產,實施精品文藝工程,支持舞劇《李白》、兒童劇《少年行》等一批優秀劇目的宣傳推廣。
同時,不斷豐富實體書店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支持有條件的書店在搞好主業的基礎上發展新興業態,建設綜合性文化體驗消費中心,突出文化創意和品牌效應,營造優質閱讀空間。鼓勵實體書店結合全民閱讀舉辦相關讀書活動和專項惠民展銷活動。
創新舉措 點燃發展引擎
我市不斷強化節慶消費引領,發揮重大文旅活動的品牌優勢,創新舉辦李白詩歌節、“江南之花”、“周末大舞臺”、戶外旅游節、鄉村旅游節、讀書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全面發揮品牌活動對文化消費的帶動作用。壯大演藝消費市場,加大對文化演藝內容生產的支持力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法采購各類劇場資源,擴大文化演藝消費市場規模。
為推進旅游交通建設,我市以建設全域旅游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改善我市與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長三角區域交通聯系。搶抓高鐵旅游發展機遇,落實“到馬游”補貼政策。
“線上”+“線下”,擴大影響力。我市不斷加強線上媒體營銷,通過文旅馬鞍山、文旅天下等網站和平臺運營維護,進一步擴大“文旅積分”的應用,加強與南京等長三角區域城市之間的政務新媒體合作,搭建企業與媒體合作平臺,加大與網絡媒體和旅游電商平臺的合作力度,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逐步提高旅游營銷的精準度。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