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條寬闊的道路暢通著城區各個角落,一泓泓碧水清流串聯起滿城山水如畫卷,公園里,居民們享受著“推窗見綠”的幸福,校園內,白墻綠樹守護著健康成長的快樂……金秋時節,徜徉于馬鞍山,目之所及,是曼妙美麗的風景,更是百姓“穩穩的幸?!?。

經濟發展扎實穩健,產業轉型高速高效,環境保護亮點紛呈,社會治理和諧有序,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分別邁上2000億元、300億元新臺階,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省第一,全面小康指數排名全國第49位……五年來,馬鞍山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有效應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艱巨繁重的轉型任務、不期而至的風險挑戰,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辦成了一系列喜事、大事、要事、實事和難事,交出了一份省委放心、群眾滿意、可以載入馬鞍山發展史冊的優異答卷。

未來五年,是馬鞍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期,馬鞍山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取得大突破
五年來,馬鞍山堅持招大引強上增量、扶優扶強活存量、聯大融強增總量,連續開展“產業升級突破年”“項目攻堅年”等活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戰新產業產值、高新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分別提高17.4、10.3個百分點,節能環保、綠色食品、5G通信通訊、半導體等新興產業集群迅速壯大。項目支撐強勁有力,蜂巢動力電池、天能新能源、中聯重科、格力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奧克斯空調等項目建成投產。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加速成長,同興環保、華騏環保、山鷹國際北歐紙業首發上市。推廣寶武馬鋼智能化改造經驗,讓“盆景”變“風景”,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2個。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8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居全省第1,創新能力指數居全國第38位。深入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引育各類人才9.6萬人,入選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國百強,中鋼礦院王運敏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南京和“杭嘉湖”,連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個“100條”,辦事效率、服務效能顯著提升,馬鞍山成為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水清岸綠,生態環境發生大蝶變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五年來,馬鞍山扎實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美麗畫卷綻放奪目光彩。始終以聞過則喜的態度、鐵腕治污的力度推進環保問題整改,先后整改各類環境問題1萬多個,偵破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292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921人,環保整改工作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考核全省第1。深化綜合治理,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采石磯片區文旅融合項目成功簽約;加強頂層設計、項目謀劃,打響新時代“向山大會戰”。突出流域治理,統籌推進治污、治岸、治漁,在全國率先實現長江禁捕和漁民退捕轉產。強化源頭治理,一體推進雨污分流、截污納管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等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區雨污分流改造,35條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整治。堅持精準治理,借助權威機構、專家團隊力量,推廣“環保管家”。PM2.5平均濃度下降38.1%,降幅居全省第2。成功獲批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建成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當涂縣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如今的馬鞍山,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美麗生態已成為馬鞍山最靚麗的底色。

五年來,馬鞍山堅持把融入南京都市圈作為首要戰略和主攻方向,努力做強“橋頭堡”、當好“排頭兵”、扮靚“東大門”。以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馬鞍山青浦工業園、浦和產業合作區為示范,省際毗鄰地區、產業合作園區、對口合作城區協同推進。圍繞南京、合肥主導產業,加強產業分工協作,形成慈湖高新區通信通訊、鄭蒲港新區半導體、市經開區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累計簽約來自滬蘇浙地區的億元以上項目1437個,占省外投資的59%。馬濮路、S445等省際“斷頭路”全線貫通,對接南京的S105馬鞍山段竣工。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長三角首個鐵水聯運工程鄭蒲港鐵路建成運營,馬鞍山港成為長江下游第5個億噸大港,全市進出口總額、實際到位外商投資居全省前列,全方位對外開放、高水平聯動發展的格局加快形成。


提升品質,城鄉面貌呈現大改善
五年來,馬鞍山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城市空間不斷拓展,秀山新區展現城市新風貌,高標準規劃高鐵新城、陽湖片區,主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01.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71.7%。功能配套不斷完善,市綜合客運中心、體育會展中心等一批重要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使用,建成高速公路215公里、國省干線公路710公里,完成慈湖河路改造、紅旗路貫通、江東大道四期等工程。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全面推進205國道沿線開發整治,加快實現舊貌換新顏。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占比30%、居全省第1。成功創建美麗鄉村省級重點示范村22個、示范村63個,美麗鄉村覆蓋率67%,新時代鄉村煥發蓬勃生機。

發展惠民,民生福祉迎來大增進
五年來,馬鞍山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投入持續加大,接力實施33項民生工程和44件民生實事,惠及千家萬戶。城鄉就業更加充分,城鎮登記失業率低于3%。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0所、中小學14所,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新增皖江工學院、馬鞍山學院兩所本科院校。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標準化建設提質增效,創新辦好李白詩歌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融合發展。健康馬鞍山加快推進,入選全國首批健康城市試點市、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市,公共衛生和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獲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城市,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小康社會成色更足。

依法治市,民主法治獲得大發展
五年來,馬鞍山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的政治局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完成7部地方性法規立法工作,創新人大監督方式和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方式,人大工作開創新局面。支持政協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用好資政會、提案等平臺,健全協商議政格局,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愛國統一戰線持續壯大,多黨合作呈現新氣象,民族宗教、僑務和對臺工作取得新進展。群團改革深入推進,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黨管武裝制度全面落實,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法治馬鞍山建設推深做實,一體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市能力不斷增強。平安馬鞍山建設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經驗全國推廣,社會治安、信訪維穩、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扎實開展,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基層信息系統平臺整合等重點任務推進有力。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勝利,打掉涉黑涉惡團伙75個,“打財斷血、打傘破網”同步推進,一批橫行鄉里、欺行霸市的黑惡勢力被連根拔除,一批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保護傘”和“關系網”被繩之以法,一批沉冤多年、狀告無門的歷史積案得以昭雪。

從嚴治黨,政治生態得到大優化
嚴格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同步優化。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全力抓好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推進中央及省委巡視整改,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主流輿論不斷壯大,主陣地更加鞏固。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通過綜合考核、日??己司珳首R別干部,對112名投身重大任務、重點工作的干部,140名在縣區園區一線表現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一抓雙促”工程和“兩平臺一機制”建設,抓好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建設,在全省率先實施街道體制改革,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不斷提升。開展“講重作”“講嚴立”“三個以案”等警示教育,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實現市、縣區黨委巡察全覆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3790件、增長87.1%,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822人、增長125.5%,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初步形成。
(馬鞍山日報社 王小明 戎小平 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