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
持續開展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深入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選派1.8萬名機關干部到村任職、開展省直機關管黨治黨寬松軟專項行動……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持不懈打基礎、攻難點、強弱項,全領域統籌推進、分類型精準施策,切實解決基層黨建中的短板不足,提升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發展賦能聚勢,不斷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開展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增加“黨建”考核權重——
壓緊壓實責任,抓實抓好“主業”
“對黨建工作抓得不夠緊,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的現象”“抓責任落實不足,存在責任傳導、壓力傳導不到位不到底的問題”……
“你提到的抓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如何改進”“對基層黨建工作關注不夠的問題,你將如何解決好”……
近年來,每到歲末年初,這樣的場景在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會上已是常態,成為各級黨組織書記面臨的“年度大考”。
臺上,黨委(黨組)書記談一年來黨建做法成效、特色亮點,說存在的短板不足;臺下,領導和基層代表現場提問,上級黨委書記逐一點評,現場進行評議考核。
一個個針對性強、“辣味”十足的問題,讓不少黨委書記深有感觸:要想臺上不冒汗,就得平時多流汗,通過述職述出了差距不足、述出了具體改進行動,增強了抓好基層黨建的責任意識。
抓實基層黨建,關鍵是緊抓“一把手”責任。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我省扎實開展市縣鄉三級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上緊了黨委管黨建、書記抓黨建的“發條”。
以考責問責,倒逼履責盡責。各地以述職評議為起點,普遍建立起黨建工作責任制,黨組織“一把手”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到“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
整飭“寬松軟”,走向“嚴實硬”。2016年底開始,省委部署啟動省直機關“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專項治理,劍指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以及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
強化整改責任,強化線索處置,建立長效機制。3個月的扎實整治中,省直機關層層傳導壓力,持續擰緊螺絲,實行掛圖作戰、集中攻堅、盤點銷號,把任務分解到人、把壓力傳導到位,不斷提高管黨治黨科學化水平。
“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目前,基層黨組織已普遍建立每月黨建例會、季度黨建交流會、年度黨建述職評議會制度,開展黨建工作巡查督查,促進黨建工作責任制由“虛”到“實”的轉變,實現聚精會神抓黨建與一心一意謀發展互融并重、相互促進。
體現導向,增加“黨建”考核權重,有力發揮了考核指揮棒作用。“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我省不斷加大黨建考核比重,在省委綜合考核中,‘黨建’占比已達50%,與‘發展’的比重相同?!笔∥M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把黨建工作轉化成干部考核重要指標,倒逼領導干部真正從思想上重視黨建、在行動中抓好黨建。
考核重在結果運用。各地紛紛將抓黨建工作情況與干部的提拔任用和考核等硬指標掛鉤,做到考核干部必考黨建,任用干部看重黨建。
隨著黨建主業意識提高、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基層基礎日益堅實,聚精會神抓黨建與一心一意謀發展互融并重、相互促進,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正集聚起源源不竭的力量。
持續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深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選優配強“領頭雁”,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好孩子,你比我親閨女還親呢,真舍不得你走啊。”6月11日,省通信管理局干部、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閘南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尚立群任職期滿。得知她要離開的消息后,鄉親們趕來相送,依依不舍。
“閘南村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爭取每年都回一次家?!币幌驁皂g的尚立群沒忍住,含淚與大家擁抱惜別。
閘南村原是國家級貧困村,產業結構單一,發展緩慢,群眾增收乏力。2017年尚立群與扶貧工作隊員進駐后,積極發展產業,開拓互聯網平臺銷售農產品,幫助閘南村200多戶村民脫貧。4年來,曾經的貧困村悄然蛻變,村集體收入也從原來的空白增加到去年的70多萬元。
當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吹響時,我省自2017年5月起,各級共選派9119名優秀黨員干部,奔赴反貧困斗爭的“火線”。選派干部牢記使命、扎根基層、甘于奉獻,充分發揮脫貧攻堅“先鋒隊”“生力軍”作用,為實現全省高質量脫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干部人才支持。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選派干部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時刻抓在手上,協助鄉鎮黨委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加強村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范完善村級組織運行機制。期間,選派村共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400多個,培養后備力量1萬余名,2萬余名黨員被培養成致富能手。
接續奮斗,筑牢堡壘,推進鄉村振興。今年7月,全省第八批9839名選派干部肩負使命和重托,奔赴廣袤鄉村,奉獻汗水和智慧。
選派干部到村任職,是我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大特色黨建品牌。2001年以來,我省已連續20年先后選派八批干部到村任職,選派規模大、時間跨度長。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秉h的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各項事業的基石,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筑牢基層堡壘,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大基層黨組織建設力度,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
“現在到村里辦事很方便,天天有人值班”“集體的錢怎么用的,比過去清楚多了”“該多年前修建的路橋、塘堰,終于動工了”……基層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變化,得益于我省大力開展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
“給錢給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苯陙?,我省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各地建立分級分類重點聯系制度,強力治理整頓,健全組織制度,選優配強“領頭雁”,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并建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長效機制,簡歷健全定期排查、合力幫扶、督查問效、鞏固保障等措施,持續用力,整頓提升。
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是基層黨建的難點和薄弱點。全省各地聚焦“短板”,找“病因”、開“藥方”,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靈活多樣的組建模式,加大園區、商圈市場、行業協會黨組織建設力度,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雙覆蓋。
據介紹,去年以來,全省集中力量開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摸底排查,創新采取普查、比對、排除、實勘等辦法,對45萬多戶非公企業、2.9萬余個社會組織進行全面摸底。堅持源頭組建和集中組建相結合,推動4800多戶非公企業、1100多個社會組織新組建黨組織。依托園區、樓宇,在各類商圈市場、行業或協會、黨建工作指導站等組建黨組織2200多個,進一步擴大了黨組織覆蓋面。目前,我省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單獨組建率分別超過30%、25%,走在全國前列。
嚴把“入口關”,保持純潔性——
提高黨員發展質量,不斷優化黨員結構
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或經商,給農村基層黨組織發展黨員造成困難。針對這一難題,肥東縣在上海、北京等務工經商人員較集中地區成立黨組織,建立完善儲備、培養、管理等機制,做好在外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有效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結構。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發展黨員,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程。貫徹落實“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要求,5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持抓源頭、抓重點、抓質量,加強政治引領,一大批先進分子凝聚到黨旗下,為黨的肌體增添了新鮮血液。
實施“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建立優秀人才信息庫……全省農村基層黨組織把村組干部、青年農民、復員退伍軍人和致富能手等作為重點對象,加強政治吸納,及時培養考察。各地街道社區廣泛開展黨群“連心”、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從中及時發現、吸收優秀分子,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
早啟發、早選苗、早培養。全省高校通過新生入學教育、黨員結對幫帶等,加大在低年級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力度,激發大學生入黨熱情。企業黨組織廣泛開展“四強四優”“雙培三幫帶”等活動,通過建立黨員責任區、設立黨員示范崗等,培育選樹優秀黨員典型,引導廣大職工以黨員為榜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突出優化結構,基層黨組織堅持分層分級,對發展黨員的數量、質量、結構、分布等劃出“硬杠杠”,黨員隊伍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各級黨組織堅持把產業工人、青年農民、高知識群體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群體、領域作為重點,組織開展入黨積極分子數量摸底,精準制定下達年度發展計劃,推動發展黨員數量均衡增長。據統計,今年我省新發展黨員中,35歲以下青年、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和生產工作一線的新黨員,所占比重分別達到79.5%、36.9%、34.9%。
著眼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各級黨組織把政治標準作為第一標準,切實把好政審關、談話關和審批關,規范程序,嚴把流程,層層建立各環節工作責任制,推動發展黨員責任落實到位。
宣城市印發發展黨員縣級執紀執法部門聯合審查辦法,農村基層干部近親屬入黨考察、預審及備案辦法等,嚴格發展黨員預審制,切實把好發展黨員“入口關”。太和縣落實發展黨員村支部初審、村黨總支二審、鎮黨委終審三級審核機制,并在鄉鎮黨委審核后及時報送縣委組織部審核。
為保證發展黨員質量,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門認真抓好發展黨員業務培訓、入黨積極分子示范培訓和發展對象集中培訓,每半年組織開展新發展黨員抽查。今年以來,全省縣級以上組織部門舉辦發展黨員各類培訓班700余期,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等7.5萬余人,累計抽查縣(市、區)60多個、鄉鎮1000多個,調閱黨員檔案5000多份。
教育培養在日常,提升學習在經常。各地利用 “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活動,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的培養教育。突出實踐培養,通過參與抗洪搶險、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文明創建等工作,提升他們的政治覺悟,增強服務群眾本領。
■ 本報記者 黃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