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要振興,產業是基礎。能不能形成質量較高、規模較大的的現代產業體系,直接決定著皖北振興的大局。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蚌埠調研時強調,各地要堅持用重大項目增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結構,切實把招商引資擺在當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出擊、全面推進,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挺在前、撲上去,至少花三分之一精力抓招商、引項目,全力推動經濟提質、擴量、增效。皖北各地尤需全力抓緊抓實招商引資,持續引進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為全面振興增添動力。
近年來,皖北發展呈現出總量躍升、結構優化的態勢,縱向看,“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3%、高于全省3個百分點,煤電一體化等特色優勢產業增勢良好,三次產業結構中一產占比下降2.5個百分點。但橫向與全省平均水平比較,皖北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相對滯后,規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5個百分點,傳統產業和高耗能產業比重過大,結構調整、動能轉換任務艱巨。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今天的項目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加快建設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為皖北地區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提供了重大機遇和重要平臺。皖北地區應以集聚區建設為突破口,從自身基礎和比較優勢出發,積極與滬蘇浙發達城市開展戰略合作,選準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主動尋找、爭取、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優質產業項目,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更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集群。黨政領導干部應帶頭找項目、跑項目、談項目,做到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
全面出擊找項目,還要爭分奪秒上項目。對看準、談妥的重大項目,必須以釘釘子精神盯緊看牢,全力推進快簽約、快開工、快投產,不能讓“煮熟的鴨子”飛走了。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四最”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推動重大項目審批再提速。對需要銜接調度的重大項目,有決策權的領導干部應第一時間介入,深度參與對接、洽談、落地、建設全過程,提高決策和服務效率,爭取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就皖北當前發展階段而言,抓投資、引項目仍然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只要深入發掘投資領域,全力推進項目生成,強化優質重大項目支撐,皖北的產業層次定能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將更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