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工信部在合肥組織召開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經過專家組質詢討論,同意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通過論證。此舉意味著安徽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將實現“0的突破”。
論證會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黃慶學院士、劉文清院士、陸軍院士、王恩東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張旭院士、王懷民院士、鄂維南院士組成。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楊善林院士參加論證會。與會專家聽取了創新中心建設方案,一致認為組建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有利于集聚智能語音領域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貫穿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經過專家組質詢討論,同意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通過論證。
智能語音領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總體布局的首批建設領域。安徽省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由科大訊飛牽頭發起,聯合安徽信投、海爾智家、寒武紀、中科類腦等在內的10家股東單位共同組建。該中心將采用“公司+聯盟”的運營模式,依托公司股東單位和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等優勢創新資源,圍繞“中國智能語音產業核心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源頭”的定位,聚焦多語種語音關鍵技術、AI芯片和工業聲學等重點方向,開展智能語音共性關鍵技術研究。
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該中心現有人員173人,研發人員占比達90%以上,已在多語種語音技術、聲學傳感麥克風陣列、工業聲音數據庫等方向取得關鍵突破和顯著成效。“通過建設創新服務平臺推動創新成果工程化能力顯著提升,現已建設智能語音公共測試服務平臺,面向行業提供技術服務并實現穩定收入,初步形成了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格局。”
“希望中心能夠面向智能語音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協同創新取向,打破單元組織區域和行業界限,形成更高水平有特色的智能語音協同創新平臺,注重核心技術的轉化轉移擴散,努力塑造我國智能語音產業在國際競爭新優勢。”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牛弩韜在發言中感謝了工信部對合肥創建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工作的支持,同時也匯報了合肥建設中國聲谷的經驗。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范書建在總結時對合肥深切寄語,“充分匯集行業創新力量,堅持把共性技術研發擺在核心位置,突破行業技術瓶頸;擴散轉化創新成果,推動企業化運行構建市場化管理和運行機制,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