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剛過,馬鞍山恩菲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向山鎮新建的馬鋼礦業資源綜合利用新型材料科普基地項目也將掀起“紅蓋頭”。該項目投資2.7億元,10月底前有望投產,投產后預計年銷售額將達6至7億元。
作為雨山區今年重點招商引資和首宗“標準地”出讓項目,該項目今年3月拿地即開工。這既是該區大力推進項目攻堅的一個縮影,也彰顯了近年來該區在積極探索生態修復與綠色轉型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
循環經濟引領綠色發展
該項目屬于國家發改委鼓勵發展的循環經濟——大宗固廢利用基地項目,也符合“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產業政策要求。項目以馬鋼礦業南山礦凹山排土場廢棄圍巖作為主要原料加工砂石骨料建材產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實現了全資源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規范管理等統籌兼顧。
“我們把傳統砂石加工行業打造成跟上時代步伐的新型智慧、綠色砂石建材企業。”項目經理張福根介紹,該項目在研發和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技術創新、技術引進、技術推廣、科技協作也將支撐該項目將成為國內同類型項目中的標桿企業。
通過集中智能控制生產線,可以利用專業的礦山管理系統軟件完成管理生產、銷售數據采集等環節,智能管理系統通過全數據化分析,將更為高效地指導生產管理,提高生產效益。“我們還完善了項目整體環保設施,利用負壓除塵等工藝確保潔凈生產。”張福根說。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融入企業“血脈”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融入雨山區企業的“血脈”。除了在建項目,雨山區還有一批與綠色循環經濟密不可分的投產企業,安徽華夢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高新技術企業,安徽華夢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通過逐年投入,建成了面積為700平方米的環境檢測中心,配置多臺國內外先進檢測設備,固定資產投資超1500萬元,已具備完善的環境監測與科研能力。通過組建專業團隊,該公司業務范圍已涵蓋環保項目全過程咨詢、政府及園區環境管理服務、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治理和修復工程等多項服務項目,目前已經服務省內近千家企事業單位和多地園區。“2018年至2020年,營業額以每年300至400萬元的增幅增長,今年前9月營業額就已接近1500萬元,和去年全年持平。”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何孝磊說。
一端連著生態環境,一端連著經濟發展。近年來,雨山區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自主科技創新,積極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綠色新技術推廣應用,支持企業建設智慧工廠、數字車間、綠色工廠;主動謀劃生態環保治理項目,一批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將垃圾、廢棄物“變廢為寶”。
今年以來,雨山區共儲備生態修復、污染治理、岸線整治等三大類項目15個,總投資73.66億元,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注入了綠色動力。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錢開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