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云天,潮涌東方。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
從“藍圖規劃”到進入“密集施工期”,從“共識”全面轉向“共建”,一系列新布局拉開大幕,一連串新變革全面啟動……近年來,三省一市深化合作、攜手發展,在更高質量一體化之路上大步前行。我省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以“1+5+N”的工作格局加速推進一體化,一體化發展取得累累碩果與顯著成效。
產業協同,“鏈”上合作互利共贏
今年9月13日,在合肥博大精密公司的鍛壓車間,機器人手臂有規則地投送、抓取,一片片用于聯寶筆記本A屏外殼順利下線。
作為蘇州春秋電子下屬全資子公司,博大精密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2018年起落戶廬江縣,成為合肥聯寶的供應商,供貨占比50%以上。目前客戶已拓展至聯想、三星、LG等主流筆記本電腦企業。
“長三角一體化是重大機遇,我們與安徽的合作越來越緊密,最近幾年在安徽的發展是一步一個臺階上升。從第一年營收9000萬元,到去年4.3億元,今年目標是6.5億元至7億元。”合肥博大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先軍對發展頗有信心。
資料圖。圖自視覺安徽
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大家各自立足特色、深度參與,實現互利共贏。博大精密的成功,就是長三角深化產業協同的典型例子。
新興產業發力,打造“大集群”,構建“大鏈條”,實施“大項目”。近年來,我省聯合實施產業鏈供應鏈的補鏈、固鏈、強鏈行動,協同建立長三角車聯網、大數據等10個產業聯盟,布局建設首批131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啟動建設;總投資2200億元的合肥長鑫晶圓制造基地項目一期完成投資420億元……一批批大項目落地見效,長三角產業合作的成果成效有力彰顯。
“我們和上海團隊聯手開發的‘快速識別+精準測溫’產品在疫情防控中大展拳腳。”安徽銀通物聯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世久說,公司從事智能物聯網研發,去年疫情期間,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研發團隊合作,開發了一款AI智能人臉識別設備,產值四五千萬元。
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100個,實際到位資金5783.4億元,同比增長28.1%,占全省比重56.3%,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4.3個百分點。其中,上海市在皖投資增長迅猛,增幅達到42%。
共治共保,繪就綠色發展“底色”
協同“大治理”,開展“大保護”,實施“大項目”。綠色發展,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亮麗底色”。
一汪清泉,匯入山澗,在皖南聚為新安江,東流千島湖,匯入富春江、錢塘江,奔騰入海。
作為我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首次實踐,新安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首輪試點于2012年正式實施,目前已圓滿完成第三輪生態補償試點,新安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持續100%,已成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千島湖水質穩定保持為優。
資料圖。圖自視覺安徽
這場被外界形象稱為“水質對賭”的探索,正在朝著常態化、長效化邁進。而今,浙皖“手挽手”再探新路,籌謀共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已被寫入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共推“新安江實踐”在更廣闊和更綜合的生態系統“開花結果”。
一批生態環保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我省全面啟動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暨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2021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集中開工滁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環巢湖生態與保護修復五期等重大項目。同時,我省牽頭三省一市禁捕辦簽署《長三角地區聯合做好長江“十年禁漁”合作備忘錄》,推進相關立法,建立健全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協同防范和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
共建共享,一體化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規劃一張圖、交通一張網、辦事一個章、民生一卡通……曾經壁壘森嚴的交界地正在被全方位打通,從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交通、醫保、教育,到看不見的制度協同、聯手、重建,三省一市越發“同頻共振”,一體化紅利正惠及廣大群眾。
“去了上海的醫院,在自助機上直接持卡掛號,持卡也可以診間結算、購藥,非常方便順暢,整個流程跟在蕪湖本地看病一樣?!笔徍忻裉召F德對持卡異地就醫豎起了大拇指。
如今,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系統全面聯通,長三角居民使用本地職工醫??ǎ湍茉跍K浙皖任何一個地級市符合條件的定點醫院享受門診直接結算。
資料圖。圖自視覺安徽
為了讓群眾看病更方便,享受更加優質的醫療資源,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中國科大附一院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合作共建,并推動成立長三角罕見病實驗診斷協作中心和院前急救聯盟、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長三角健康一體化腫瘤學科聯盟等合作組織。
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共享。省政府與浙江大學簽署省校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制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依托長三角高校協同創新聯盟,推進省內高校與滬蘇浙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牽頭成立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聯盟,與滬蘇浙中小學名校共派60名優秀管理干部雙向掛職鍛煉。
在推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異地辦理方面,再邁新步伐。我省積極推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網通辦”,共同簽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現“個人申請出具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三省一市建立長三角健康碼互認通用機制,按照“有碼認碼、無碼認單”的原則,為三省一市復工復產和人民群眾正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共建“幸福長三角”,共享一體化紅利。長三角三省一市扎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合作事項落地見效,讓更多長三角群眾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