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趙竹青)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航展上,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備受關注,尤其是其中最為“神秘”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
一般來說,新一代運載火箭是指長征五號系列、長征七號系列、長征八號、長征十一號等總體技術水平和性能指標處于先進水平的一系列火箭。而新一代載人火箭,是根據(j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展規(guī)劃,為發(fā)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而全新研制的一型高可靠、高安全的載人運載火箭。它也是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成員之一。目前,這款火箭還在研制階段,還未在公眾面前展露真顏。
揭秘:全長90米 起飛重量2000噸
載人登月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的研發(fā)成功,讓中國擁有了進行星際探測和大型空間站建設的能力,但它25噸的近地軌道運力依然有限,為了開展載人登月任務和未來更多的探測任務,中國必須研發(fā)性能更強大的火箭。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規(guī)模,將大大超過我國當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五號火箭。
記者從火箭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以下簡稱“一院”)了解到,按照規(guī)劃方案,新一代載人火箭由助推器、芯一級、芯二級、芯三級、逃逸塔及整流罩組成,全長約90米,起飛重量約2000噸,可將25噸有效載荷直接送入奔月軌道,或者70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也就是說,它的直徑與“胖五”——長征五號一致,而高度,則比長征五號高近三分之一,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更是長征五號的3倍左右。
繼承“長二F”和“胖五”雙重優(yōu)質基因
該火箭按照載人飛行的最高安全標準設計,是我國長征五號、七號運載火箭的主要技術,通過利用成熟的動力和結構模塊進行優(yōu)化組合。
據(jù)了解,2017年,一院啟動了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方案論證工作,已完成多輪方案對比分析,該火箭瞄準國際先進技術趨勢,實現(xiàn)了技術更新?lián)Q代,采用新型泵后擺高壓補燃發(fā)動機、高安全逃逸系統(tǒng)、輕質高強度新材料等先進技術。
一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設計師劉秉介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繼承長征二號F火箭高可靠、高安全的載人運載火箭的設計標準和設計基因,在故障檢測、自動化飛行,還有相關的冗余設計方面,開展一系列的技術攻關。未來,將支撐更大噸位的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讓航天員進入太空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適、更安全。
航天舞臺再拓展
“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劉秉介紹說,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通過優(yōu)化組合將把我國火箭低軌能力由25噸提升到70噸以上,奔月軌道滿足25噸級載人飛船要求。這一型火箭將最大程度發(fā)揮我國現(xiàn)有火箭研制能力體系,大幅提升我國進出空間的能力。
后續(xù),新一代載人火箭還將用于未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中環(huán)月、繞月、登月等演示驗證及飛行任務,快速推動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和進出空間能力的重大提升和跨越。未來還可以和重型運載火箭組合使用,建立月球基地,實現(xiàn)月球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