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第七屆馬鞍山市“鄰里節”啟動儀式上,當雨山區陽湖社區文藝志愿者齊聲合唱《鄰里公約歌》時,全場掌聲如雷。而此時,《鄰里公約歌》詞曲作者劉庭云的心里也很激動。他說:“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只有大家共同守護,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
劉庭云是一位馬鋼退休干部,他退休不退志,熱心投入社區公益事業,并被選舉為佳山鄉陽湖社區第六黨支部書記。在多次參與社區治理和矛盾調解中,他有時會看見一些鄰居之間一言不合就“紅臉”,甚至大動干戈。其實都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古人在《增廣賢文》有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況現在居民生活水平、思想覺悟都有大大提高,建立和諧文明的鄰里關系是時代的要求,更是人的素質體現。”劉庭云感慨。
為此,劉庭云在心中開始萌生寫一個鄰里公約的想法,用《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來規范人們的行為舉止。他說,如果《鄰里公約歌》在全市各區縣、街道、社區,乃至每家每戶唱響,并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這將是一個多么美好的社會環境啊!
經過廣泛收集、參考全國十幾部《鄰里公約》,結合馬鞍山市全國文明城市特點,劉庭云經過一個多月的伏案創作,寫出了朗朗上口的《鄰里公約》一詞,“鄰里友愛賽金寶,共建家園人人要記牢,而愛國家,遵紀守法,遇事明理少計較,有了分歧別爭吵,寬人律己風格高……”為了讓人便于記憶,他又發揮自己作曲才能,將其譜成歌曲。由于歌詞貼切、韻律鏗鏘,接連地氣,很快就在社區居民中流傳開來。
2018年9月,在雨山區半山花園社區廣場舉行第四屆馬鞍山市“鄰里節”的啟動儀式上,由雨山區文化館“雨山之聲”合唱團、雨山區老年大學合唱團聯合演出的百人大合唱《鄰里公約歌》,把全場氣氛推向高潮。“這首歌抒發了共建家園情懷,弘揚了鄰里友好風尚,不僅提出了鄰里之間應該共同遵守的規矩,更適合百姓傳唱。于是將這首《鄰里公約歌》確定為市鄰里節主題歌。”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們在傳唱歌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文明意識,讓孝老敬親、幫殘助困、踐行垃圾分類、遠離黃賭毒等文明行為蔚然成風。
“居民公約還能譜成歌曲,好聽又好記!”劉庭云所居住的格林春天小區居民們紛紛點贊。而社區也通過傳唱《鄰里公約歌》,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從垃圾分類、愛護環境等日常生活開始,尊老愛幼、團結友善,以實際行動踐行公約內容,提升文明素養,爭做文明市民。“社會既要有法律規則,也離不開道德引導,而鄰里公約就是道德層面的公序良俗,大家都來遵守,幸福生活就會更美好。”佳山鄉陽湖社區書記姜斯美說。
盡管今年劉庭云已77歲了,但他的家國情懷依然激蕩于胸。“花映著花藤繞著藤,夢暖著夢來根連著根,鄰里和睦骨肉不分離,和諧眾鄰里,同德又同心,同筑中國夢,共奔好前景。”在這首劉庭云譜曲的《鄰里一家親》里,既寄托了自己的心愿,也道出了廣大居民對鄰里和諧生活美滿的向往。
多年來,他以愛黨愛國的炙熱情懷,和對生活城市的眷念,先后創作了《聽黨話、跟黨走》、《有了黨才有我們的幸福》、《江東美》、《幸福家園馬鞍山》、《孝老敬親》、《鄰里一家親》、《好人有好報》等多首歌曲,以歌言志,通過大力倡導鄰里和諧,鼓勵居民爭做社會文明人。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李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