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次黨代會開幕后,我市干部群眾通過各種媒介了解大會盛況,關注大會內容,對馬鞍山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尤其是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聚焦生態環保高水準,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讓大家從中感受到了力量和信心。
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自身,堅決扛起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重要使命,以更澎湃的激情、更務實的作風、更雄勁的步伐,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人人都要扛起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責任
金秋時節,含山縣得勝河兩岸14萬平方米的帶狀景觀休閑公園,處處綠草青青、花團錦簇。
“每天早上晨練時,我都要沿著新建的健身步道跑上一圈。”含山縣城管局工作人員馬駿對得勝河的今昔了如指掌。原來的得勝河水體污染重、河邊雜草叢生、周邊環境差。實施截污工程、尾水生態治理、河道復氧、生態護岸等水環境綜合治理后,提高了水體質量,增強了自凈能力,恢復了周邊水環境的自然生態系統,現如今已成為含城市民日常休閑鍛煉的又一好去處。近年來,含山縣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持續有效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已成為市民生活現實圖景。
▲含山縣城管局工作人員馬駿
馬駿表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每個市民都要扛起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重要使命,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作出新貢獻。
朗朗秋日,在一望無際的石臼湖,成群的白鷺在天與湖之間畫出優美的弧線。在碧水藍天的映襯下,當涂縣湖陽鎮呈現出醉人的畫面。“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真的是越來越好了,天藍了,水清了,村美了,民富了。”村民徐香香滿臉幸福地說。
“石臼湖是通入長江的湖泊,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也是我們的重要使命。”湖陽鎮鎮長駱念崗說,自2017年石臼湖拆圍工作啟動以來,該鎮全面拆除依附在石臼湖和運糧河上的非法圍網100萬米;共拆解專業漁船704艘,取締三無船舶596艘,妥善安置退捕轉產漁民1283人;拆除非法碼頭砂場6個,關停規模以上生豬養殖場2個,建設畜禽糞污處理中心1個,為提高鎮區污水收集率,鋪設和延伸管網4500米;為加強水源地保護,設置防護圍欄1100米。現如今,石臼湖美景終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徐徐展開,讓群眾享受更多的生態福利,先后建成了西峰、彰教、均慶等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政府駐地建成區和大邢、鎮庵等市級中心村。其中彰教、均慶兩村先后被省委農辦命名為“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駱念崗表示,將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為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貢獻湖陽力量。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
“要充分認識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總支副書記韋琛鴻對市第十次黨代會非常關注,她認為,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這對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至關重要。
▲國星生化副總經理韋琛鴻
自2007年1月落戶當涂經開區以來,國星生化堅持圍繞“生態鏈、產品鏈和循環經濟鏈”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模式進行項目建設,形成了以吡啶堿為核心的產業鏈。在節能工作開展過程中,國星生化每一位員工心中都有一張節能“清單”,這是一張涉及企業全設備、全流程的節能“清單”。在這張節能“清單”上,國星生化顛覆舊模式,創造新業態,投資數億元開展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蒸汽合作項目,成功實現廢水年減排量達260萬噸,年減煤量37800噸;專于精雕細琢,在生產工藝的各個環節創新技術手段,開展余熱綜合利用項目及節能技改項目,優化工藝流程,降低過程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韋琛鴻希望,我市要繼續加大對環保的投入,也加大對傳統企業改革提升的支持力度,通過大家共同努力,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馬鞍山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節約資源還體現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之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國土綠化科工作人員焦其昌介紹,近年來,我市以鞏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村莊為抓手,大力實施長江兩岸植樹造林工程,按照“應綠盡綠、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原則,積極開展長江一公里范圍內綠化造林,全力修復長江岸線生態,厚植生態底色,將馬鞍山長江沿岸打造成生活岸線、景觀岸線、生態岸線,重塑美麗長江風景線。2018年以來,全市完成長江一公里范圍內人工造林1.5萬畝、還濕1萬畝。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焦其昌
焦其昌說,今年以來,我市造林綠化從謀篇布局“大寫意”轉入精謹細膩“工筆畫”,堅持“五綠并進”——以“護綠”加強林業生態保護修復,以“增綠”推進城鄉造林綠化,以“管綠”預防治理森林災害,以“用綠”強化資源多效利用,以“活綠”激發林業發展動力,讓生態底色愈發靚麗。與此同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還出臺林業產業發展獎補政策,建立起長江岸線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不斷鞏固長江“建新綠”成果。
“希望市第十次黨代會給予生態環境保護更多的關注,進一步加大對我市長江生態廊道建設的政策扶持及資金支持,讓馬鞍山市的生態環境更好、城市顏值更高。我們也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強化林業部門使命擔當,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實施“五大森林”行動,努力踐行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重要使命,以‘生態優先’促進‘一馬當先’。”作為林業人的焦其昌充滿信心。
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博望區生態環境分局程鋼說,該區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讓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得到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
▲博望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程鋼(中)檢查復耕情況
程鋼表示,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他非常期待此次黨代會更多關注生態環保工作,更好地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家住人民新村小區的芮騎驊,是一名攝影愛好者,非常關心和熱愛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他經常會約上攝友去長江邊攝影采風。每次來到江邊,那清新的空氣、碧綠的江水、青青的江岸無不讓他激動滿懷。
芮騎驊說,近年來,我市的江、河、湖環境得到了從治標到治本的轉變,讓他感受最深的是薛家洼和石臼湖的治理成果。薛家洼曾經臟、亂、差,但隨著漁民退捕與環境整治,這里變成了生態園,成了市民游玩休閑的好去處。而石臼湖作為通江湖泊,過去由于村民圍網養魚、養蟹,水質污染嚴重,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自從2017年開始對石臼湖進行整治后,又見湖水清澈、水鳥群飛。
芮騎驊認為,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培育壯大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記者 吳黎明 蘇自山 慕繼平 涂慧民
見習記者 朱小曼
通訊員 管瑞 詹鍵 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