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標尺,刻錄輝煌的歷程;
歷史的卷軸,揮寫奮進的篇章。
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馬鞍山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五年來,全市上下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厚重提氣的精彩答卷,譜寫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壯麗篇章。
這五年,我們用環保“努力”換來全域“美麗”,用“智造”轉型推動“制造”升級,把創新“勢能”轉為發展“動能”,以更大開放贏得更美未來,讓群眾“呼聲”變成幸福“掌聲”……
我們用扎扎實實地干、久久為功地抓,換來實實在在的變、蹄疾步穩的進!
9月18日上午,在市第十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喜迎馬鞍山市第十次黨代會”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五年來,全市上下聚焦發展第一要務,篤定謀與動,迎戰難與險,在真抓實干中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20年,全市GDP 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達2186.9億元,是五年前的1.6倍,年均增長7.5%。人均指標持續攀升,穩居全省前列,人均GDP突破10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
政府財力明顯增強,202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突破300億元關口,達300.7億元,是五年前的1.4倍。
生態優先舒展【新】畫卷
沒有生態優先,就沒有一馬當先。
從“長江保衛戰”、三大攻堅戰,到新時代“向山大會戰”……五年來,馬鞍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生動鋪展。
整改各類環境問題超萬個,整治散亂污企業719家、拆除非法碼頭153個;
PM2.5平均濃度比五年前下降37.9%,空氣優良天數占比比五年前提升9.8個百分點;
全市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比2015年累計下降21.5%,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
在全國率先實現長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四有一暢”馬鞍山經驗推向全國;
成功獲批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轉型升級激蕩【新】氣象
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低效企業“騰籠換鳥”、未來產業“搶灘布點”……
五年來,我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水平,讓制造大市蝶變“智造名城”, 奮力闖出資源型城市轉型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產業結構“優”起來——
全市初步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經濟體系和產業體系。三次產業比重由五年前的5.7:52.5:41.8調整到2020年的4.5:47.8:47.7。
新興產業“壯”起來——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節能環保、綠色食品、5G通信通訊、半導體等新興產業集群迅速發展。全市戰新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1.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6%。
項目建設“跑”起來——
五年來,全市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9%。
經濟活力“強”起來——
同興環保、華騏環保、山鷹國際北歐紙業首發上市。寶武馬鋼“1+8”產業基地扎實推進。全市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268.3億元,占GDP比重達58.0%。
改革創新闖出【新】天地
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
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主要創新指標保持全國先進、全省領先水平,創新能力指數居全國第38位。
全市上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標南京和“杭嘉湖”,連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個“100條”。
同時,我市在全省率先實施畝均效益評價和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通過算好“畝均賬”做優存量,用好“標準地”做強增量,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積蓄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開放合作崛起【新】高地
開放促進發展,合作實現共贏。
五年來,我市以高水平融“寧”入“長”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潮中奮楫勇進,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格局在世界經濟的大海中破浪前行。
主動融入“雙循環”——
馬鞍山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馬鞍山港成為長江下游第5個億噸大港。全市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省內領先位次,達58.16億美元,是五年前的2.0倍。
突出“雙招雙引”,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資金1217.8億元,是五年前的1.8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8.15億美元,是五年前的1.5倍。
深度融入“一體化”——
以融入南京都市圈為主攻方向,在全省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做強“橋頭堡”、當好“先鋒軍”“排頭兵”。2020年,新簽約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32個。
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
五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越來越多地得以實現。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0227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
城鎮和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18萬元、2.54萬元,分別是五年前的1.5倍和1.6倍。
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8萬人,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3%以下的較低水平。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22個,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4.2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599戶,共惠及居民20.5萬戶。
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進一步夯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由五年前的2.16縮小到2.04;含山、和縣、當涂三縣GDP年均增長8.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輝煌成就,無比清晰地展現于一江兩岸廣袤大地;壯闊新程,百倍激發著馬鞍山兒女的奮斗豪情。
下一個五年,讓我們昂揚再出發,書寫新答卷!
文圖/記者 劉挺 通訊員 李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