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工業互聯網戰略合作云簽約儀式在當涂經濟開發區舉行。根據協議規定,海爾數字科技公司、市聯通公司、當涂縣三方將在5G+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企業/政府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開展合作。
近一年來,當涂聚焦經濟發展高質量,加快推進企業智能發展,打造產業強的“白菜心”。截至目前,該縣共認定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11個、市級48個,國家級示范企業1個、省級1個,市級智能工廠3家,省級數字化車間4個、市級12個;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1家。
綠色工廠里的“魚與熊掌”
在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的生物監測點,錦鯉在水里游得很自在,而這些錦鯉的養殖用水,就是經過循環處理后的尾水。
該公司投入近1.3億元對公司原污水處理站進行提標改造,并不斷改進生產設備和節水技術,將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并經過生化處理后循環使用,使廢水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每年可為公司節約水量200余萬噸。
節水是優化水生態的關鍵一步。該縣依托水資源管理大數據平臺,對全縣重點工業企業取用水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實現了對用水定額管理、用水計量、超額報警的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近日,該縣上榜全國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名單,國控斷面水質也全部達到Ⅱ類水以上標準。
“綠色制造”帶來的不僅有碧水,還有的藍天。
走進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區,眼前清水環繞,草木蔥蘢,無塵無煙,秩序井然。其“吃干榨盡”二次能源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
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出廠,每道工序通過技術改造、產能置換,實現“節能減排、清潔煉鋼”。其中,綜合脫硫效率在90%以上,在國內鋼鐵企業中屬于先進水平。
碧水藍天是生態,廢氣用來發電, 廢水回收再利用就是效益?!棒~與熊掌兼得”的故事在當涂不斷上演。
制造業動能的“新舊轉換”
走進粵美金屬制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眼前是一臺臺單價逾千萬元的進口設備。其中,數控精密件生產線經過“粵美式改造”后,由原來的人均日產200-250件,提高到人均日產450-500件,綜合消耗降低10%。
“生產線瞄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投資累計達7.5億元?!鄙a經理朱新亮說,從最初級的鑄鐵件起步,開發出8個品種800多個規格的空調壓縮機配件,成為安徽美芝、廣東美芝等國內知名壓縮機生產企業的優質供應商。
今年以來,該縣推進企業智能發展的力度明顯加大。制定了智能制造專項工作方案,從鼓勵創新平臺建設、推廣智能化診斷、推進“機器換人”、實施智能化改造、創建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五個方面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梳理出奧克斯智能制造、粵美壓縮機零部件精加工等14個智能制造項目重點推進。
與此同時,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打造一批龍頭骨干企業,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引領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集群化、綠色化轉型。
8月20日,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制定者、工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海爾卡奧斯與當涂縣、市聯通公司攜手,在5G+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企業/政府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開展合作,加快推動當涂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助力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
此舉標志著該縣工業產業開始邁上互聯網快車道。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管瑞
圖片 吳黎明 劉青元
視頻 劉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