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醫療保障局圍繞群眾關心、關切問題精準發力,巧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答好民生實事考卷,不斷提升參保人員的獲得感。
加強服務效能。針對群眾辦事窗口重復排隊現象,整合居民、職工醫療保險經辦窗口,將4個窗口整合為醫療生育保險綜合經辦窗口,實現30多項醫療生育保險業務“一站式”辦理,讓醫保報銷更暢通、快捷。同時,建立智能審核自助報銷系統,進一步壓縮報銷等待時間。今年以來,市社保大廳柜面接待參保人員80000余人次,報銷異地費用近19000人次。
減少民生負擔。為全力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市醫保局按照國家和省醫保局等三部門《關于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會同財政、衛生健康部門研究制定專項預算資金劃撥方案,迅速部署疫苗經費保障工作,確保群眾按計劃免費接種疫苗。截至目前,分兩批上解省財政社保專戶2.7481億元的疫苗和接種費用,保障我市居民及時接種疫苗。
乘勢強化監管。市醫保局聚焦基本民生保障,積極推進大數據智能監管,建立醫保協議醫藥機構實時化監管和智能化審核平臺,實現“一張圖”顯示全市711家醫保定點機構分布、定點機構醫保費用排序等關鍵數據。運用“互聯網+”思維建立醫保智能審核監管平臺系統,對醫療服務行為實現全方位全程實時審核監管。今年前7月全市共查處違規案件538件,追回違規金額2483余萬元。
破除異地屏障。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公布了新一批談判藥品目錄,其中部分藥品未納入慢性病藥品目錄,參保人員多次向市醫保部門反映,迫切希望能將這些藥品早日納入報銷范圍。對此,市醫保局迅速印發了《關于將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醫保門診慢性病用藥目錄范圍的通知》,并及時安排市醫保中心先將159種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醫保門診慢性病用藥目錄范圍,待省醫保局出臺補充政策后再按省醫保局政策執行,此舉較好地保障了我市廣大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受到廣大參保人員的一致好評。
記者 廖嵐鈞 通訊員 吳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