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就是做了就完成了”“困難,就是把自己困在難題里”“困難,都是做事之前想出來的,解決了就不是困難”……
用市婦幼保健院業務副院長、生殖中心總負責人潘維君的話概括:把“想出來”的困難“做完”。這也成為從醫33年的潘維君從容面對各種挑戰的“潘氏方法論”。
依仗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凝練出的“潘氏方法論”,她帶領團隊一路走來,獲得了多個“第一”:全市第一例試管嬰兒;全市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產前診斷中心;醫院分娩數全市第一,并連續20年保持第一……
給它一把土壤,生命自會蓬勃。俗話說:“金眼科,銀外科,又臟又累婦產科。” 剛邁出大學校門,潘維君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又臟又累”的婦產科。“做完,就是做了就完成了”。“那個時候,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就是想做點事,提高保健院知名度。”回憶當年的勁頭,潘維君現在感覺都是“元氣滿滿”。1999年10月,市婦幼保健院將當時婦產科分為產科和婦科兩個獨立科室。潘維君被任命為產科主任。新產科醫護人員平均年齡僅33歲。那一年,她33歲。在新產科的“土壤”里,潘維君帶著年輕的集體,陸續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尤其是推出的“點名服務”,更是贏得了廣大市民的信任。在她和同事們的勤奮與努力下,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分娩量于2000年上升為全市第一,并連續20年保持第一。潘維君也因此榮獲馬鞍山市“十佳醫生”、“詩城名醫”等諸多榮譽。
一份份成績,成為一個個登高遠望的臺階,讓潘維君目光盯向了婦產科領域的更前沿。
2007年,她牽頭申報產前篩查中心;2009年,她牽頭組建醫院產前篩查及診斷中心,成功過審;2010年,市婦幼保健院成功申報輔助生殖—IUI夫精人工授精技術并順利通過驗收。2016年,潘維君又將目光盯向了“試管嬰兒”項目。經過沒日沒夜的努力,順利通過國家專家組的評審,取得了全省第一家地市級醫院開展輔助生殖IVF及ICSI(試管嬰兒)技術的資質。2017年8月29日,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首例試管嬰兒受孕成功。目前,已成功完成了近千例手術,“試管嬰兒”技術成功率穩定在60%以上。
“走過天南海北,還是婦幼最好”“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在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科門診,里面掛著各式各樣的錦旗。這些都是患者們為了感謝潘維君和她的團隊送來的。除了掛出來的這些,倉庫里還有整整一大箱。此外,潘維君個人還先后獲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安徽好醫生”、“優秀女性風云人物”等稱號。
在滿滿的榮譽及好評面前,潘維君沒有滿足于既得的成就,沒有停下鉆研的腳步,還在不斷豐富和完善“潘氏方法論”,用實際行動詮釋“白衣天使”的內涵和價值。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徐群勇 篤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