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
蕪湖是渡江戰役突破地,是渡江第一船的始發地和登陸點。當前,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蕪湖人民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渡江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依江而建的蕪湖市煥發出勃勃生機。(鄭遠 攝)
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航向不動搖
6月29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9位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的黨員獲此殊榮。曾榮獲“一等渡江功臣”“支前模范”稱號的馬毛姐名列其中。
馬毛姐的名字是與1949年的渡江戰役聯系在一起的,她的英雄事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在家鄉蕪湖大地更是久久傳頌。
今年3月28日,已經86歲高齡的馬毛姐回到家鄉無為市劉渡鎮馬壩村,為已過世的大哥等親人掃墓。鄉親們得知馬毛姐回家鄉,非常熱情?!笆莻ゴ蟮狞h和解放軍,讓窮人過上了好日子?!瘪R毛姐向圍攏過來的鄉親和青少年們回憶起自己年少時的苦難生活和參加渡江戰斗的細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引導孩子們牢記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堅定理想信念、珍惜幸福生活、用心學好本領,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正是憑著這種堅定的信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蕪湖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東方風來滿眼春。從1992年開始,“怎樣做改革開放中的蕪湖人”解放思想大討論,直接推動了蕪湖先期的改革開放和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
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即將進入新世紀,“怎樣做跨世紀大開放的蕪湖人”“怎樣讓蕪湖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對蕪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制定優化發展環境相關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怎么更快更好地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加快蕪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確立了蕪湖東向發展戰略。
2016年初,市委組織“向東看、往東比”,全市各級重點學習先進發達地區的新理念、好思路,全面等高對接先進地區科學規劃、先進管理、優質要素和營商環境,拉高標桿,對標先進發達地區。
2018年11月,在上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黨中央正式宣布,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蕪湖從此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敢闖敢試,勇立潮頭,爭做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劃槳人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
渡江戰役硝煙散盡,昔日戰場蹤跡難尋,當年一條條小木船百舸爭流的地方,如今駛出的是一艘艘萬噸級巨輪。6月10日,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建造的22000噸混合動力化學品2號船順利下水,進一步打開全球高端液貨船市場,持續向世界輸出“中國制造”。這家前身為“國營蕪湖造船廠”的百年老廠,從建造中國第一艘木制魚雷快艇,到中國第一艘海上風電運維母船,現已成為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造船企業之一。
40多年前,年廣久和他的“傻子瓜子”催開中國民營經濟的“報春花”,在中國改革開放史留下一段佳話。如今,新時代的蕪湖改革名片“三只松鼠”年銷售額破百億元,獲譽“國民零食第一股”,正加速向數字化供應鏈平臺企業轉型?!皟深w堅果”成為見證蕪湖乃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時代符號。
民族汽車工業的旗幟奇瑞汽車,從蕪湖江邊的一個“小草房”起步,歷經24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累計實現整車銷售920萬輛,連續18年位居中國乘用車出口第一,業務范圍遍布海外8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當年與奇瑞“并蒂開花”、從皖南山區走來的海螺集團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659億元、利潤480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367位,并且同樣揚帆出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投資100多億元參與建設。
20世紀50年代,蕪湖造船,漂洋過海;90年代末,蕪湖造車,馳騁四方;如今,蕪湖實現了造飛機的夢想,載人航天、國產大飛機等,都有“蕪湖智造”的身影。蕪湖航空產業園中,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第一架“安徽造”通用飛機試飛以來,僅三年多時間訂單保有量已達150多架。
2020年,蕪湖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雙雙突破1000家,城市創新能力位居全國78個創新型城市第25位、長三角第9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8.1%,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聚產業鏈企業140多家,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企業150多家,通用航空從整機到發動機、螺旋槳、航電系統、機身材料全部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微電子產業從材料到器件實現全線貫通,中車浦鎮龐巴迪跨座式單軌列車成功交付泰國曼谷……
奔流不息的江水曾經見證舳艫千里、炮火連天的渡江壯景,當下則見證著蕪湖這艘“經濟巨輪”劈波斬浪、出江達海的遠航豪情。
奮力爭先,勇創一流,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蕪湖力量
1949年4月,“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沖鋒令,至今仍然響徹蕪湖大地。巍然矗立在蕪湖長江二橋腳下的“渡江第一船”登陸點紀念碑,靜靜地俯瞰著曾經千帆競渡的寬闊江面。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委、省政府對蕪湖的發展定位是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面對高質量發展的“無形之江”,如何造船、架橋、造車,如何競渡?今年初,蕪湖市委市政府以“雙招雙引”為主題召開新春首會,提出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蕪湖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再次吹響了蕪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6月6日,蕪湖市委書記單向前在政企“暢聊早餐會”上指出,從一粒瓜子的破冰而出到今天云集了來自全球的優秀企業,這是蕪湖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結果,是全力以赴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今年5月,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發出全省首張通過“一業一證一碼”改革辦理的《行業綜合許可證明》和《營業執照》,實現一表申請、一證集成、一碼通行。以自貿區蕪湖片區為先導,政企“暢聊早餐會”頂格傾聽企業訴求,“1%工作法”力爭讓落戶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1%利潤率,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紫云英計劃”系統整合人才招引、培養、服務、激勵、保障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完成投資、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線上商貿零售額均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無為是革命老區,也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新四軍第七師就誕生在這塊熱土上。在抗日戰爭血與火的年代里,無為人民與第七師指戰員休戚與共,同生共死。在當年的無為長江岸邊,當地群眾捐出賴以為生的木帆船、漁船甚至自家老人的“壽材”,支援渡江戰役。渡江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皖南事變后,重建的新四軍七師在長江無為沿線建立的堅實的群眾基礎。
長江奔流不舍晝夜,渡江精神歷久彌新。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蕪湖通過豐富多樣的傳播方式講好具有地方人文特點的黨史故事,挖掘渡江精神的豐富內涵,在全市范圍內大力弘揚以“堅定信念、革命到底,軍民團結、奮勇爭先,攻堅克難、勇于犧牲”為基本要旨的偉大“渡江精神”,激勵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爭先,勇創一流,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蕪湖力量。(金昌龍 趙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