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市防指在市應急管理局召開全市第6號臺風“煙花”會商研判工作會議,分析研判我市當前防汛防臺工作形勢,部署落實各項防汛防臺任務。
記者從會上獲悉,未來三天臺風“煙花”對我市的風雨影響將繼續增強,雨量可達暴雨,陣風9~10級。26-29日我市累計降水量150~200毫米,局部260~400毫米。強降雨期間,最大小時雨強40~80毫米。26-28日全市平均風力5~6級,陣風9~10級,局部11級。根據最新地質災害點調查資料,今年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37處,其中崩塌28處、滑坡6處、地面塌陷3處,截至目前,全市未發生地質災害險情。根據最新水情信息顯示,7月3日以來,長江馬鞍山站水位緩慢上漲,截止26號8時,馬鞍山站水位8.64米,低于警戒水位(10.0米)1.36米。長江右岸各支流隨長江水位同漲落,近期青山河、姑溪河水位在9米以上;長江左岸各支流受閘門控制,水位各不相同,其中牛屯河水位在9米以上、得勝河水位在8.5米以上。隨著臺風“煙花”來臨,各支流還將有一次漲水過程。
由于臺風“煙花”具有路徑復雜、影響范圍廣、風雨潮疊加、登陸后陸上維持時間長、累計雨量大等特點,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嚴陣以待,全面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目前,全市共預置群眾轉移安置點88個,可容納轉移安置人數13.1萬人,已累計提前轉移48人。全市共儲備1950件救生衣、棉大衣棉衣褲4468件、折疊床2771張、帳篷414頂等10個品種的生活類救災物資。同時,全市還儲備了木料1140立方米、編織袋253.6萬條、編織布24.9萬平方米、土木布29.1萬平方米、麻袋19.3萬條、鋼管76噸、鉛絲126.2噸、各類移動水泵190臺、電纜3100米等主要防汛救災物資。市防辦在全市共組織搶險救援隊伍備勤14980人,其中專業搶險隊伍2075人,社會應急力量3112人,縣鄉基層隊伍9793人。市消防救援支隊組建市級、區縣站級抗洪搶險專業隊伍,其中,市級抗洪搶險突擊隊共計44人、各類車輛11臺、舟艇6艘;區縣站級分隊共計72人、各類車輛12臺、舟艇6艘,全支隊共儲備抗洪搶險裝備3000余件套。市供電公司依托專業隊伍和產業單位組建72支電力應急搶修隊伍,共計658人,搶修車輛78臺等防汛物資,全力以赴備戰臺風應急搶修。市交通運輸局共安排各類船艇14艘、貨車53臺,公路水路應急搶險保通突擊隊50余人隨時待命。
為進一步做好防汛工作,市防指要求,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會商頻次,統一調度,及時匯總,掌握天氣、汛情、險情、災情以及行動情況等,及時滾動發布最新臺風動態和預報預警信息,確保信息暢通準確、調度科學有力。
全面抓好中小河流、中小水庫、險工要段、低洼危險易澇區域、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防守,科學調度預排水利工程,留足湖庫庫容,受澇地區所有泵站要開足馬力,全力排澇,減少澇災損失。必要時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堅決防止人員傷亡。
全面前置各項防御措施,滾動開展城鄉危舊房屋、設施農業、建筑工地、工礦企業等隱患排查,抓牢萬畝以上圩口、城市易澇點、內河船舶碼頭、涉水在建工程、高空設施、旅游景點等重點部位防御,及時采取交通停運、管控、疏導以及斷電等措施,確保城市安全運行。
全面強化應急救援,密切監視臺風發展動態(包括臺風移動路徑、風力、影響范圍等)和風雨水情變化,細化完善搶險救援、險情處置等各項預案方案,提前備齊備足防汛防臺物資,落實應急搶險隊伍,前置救援力量。同時,對公交、電力、用水等民生設施強化管理保護,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通訊暢通,確保重要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位、重要指令第一時間執行到位,把防汛防臺措施和責任落實到全過程、各層級、到崗到人。要加大工作調度和督查力度,對責任落實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見習記者 高瑩 通訊員 何凌峰 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