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鄭蒲港新區姥橋鎮隱駕村的瓜蔞產業基地一片盎然綠意。綠油油的藤曼上吊滿了翠綠的瓜蔞果,農戶們穿梭其中,除草、澆水、打理瓜藤……忙得是不亦樂乎。
“2019年我們種植了160畝,今年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讓村里的脫貧戶和周邊村民都能來瓜蔞基地打工,增加收入。”隱駕村黨總支書副書記陳兆明介紹,全村共有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瓜蔞產業基地,已帶動其中48戶就業,每戶平均增收5000元。
產業發展是根植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阻斷貧困發生的長效舉措。近年來,我市不斷強化扶貧措施,突出產業“特”字,發揮資源“優”字,通過園區(基地)、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帶動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培育發展了一批特色種養產業項目,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取得了實際效果。
2021年,我市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落實支持政策,加大要素投入,加強指導服務,調整種養結構,全力推進“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工程,提高項目運行效率和經濟收益。
和縣石楊鎮八禁村村民馬守友已進入養雞生涯的第五年。從一開始雞一生病就“抓瞎”,到如今給村民免費教授養雞技術,他已成了一方“養雞能手”。“這多虧了市里、縣里的農業技術專家,在他們手把手傳授下,我的養雞技能才能大幅度提升。”馬守友說,如今他的養雞場規模已從一開始的700只發展到了一萬多只,一年收入也達到五六萬元。“雖然現在脫貧了,但政策支持的力度沒減,我的養雞的信心更足了。”
據悉,今年,全市共摸排出符合發展“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條件的脫貧戶5493戶,確定自種自養脫貧戶目標任務數2570戶。截至6月底,我市已發展自種自養達標脫貧戶2710戶,高標準完成目標任務。同時,全市28個脫貧村均發展了一項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全市發展符合建設標準和達到帶動增收要求的園區28個,達到標準的主體帶動脫貧戶數2810戶;實施到村項目76個、到戶項目3057個。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邢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