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是新四軍在江南地區最早建立的根據地之一,發生在這里的大小戰斗上百次,數百名革命烈士在此犧牲。在博望區這塊紅色土地上,出現過許多英雄人物,其中費明龍就是咱們家鄉的代表……”7月16日,博望區新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暑期“黨史小課堂”開講,全國首屆“書香之家”獲得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陶廣亨為20多名農村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課。
“費明龍為什么要跟著共產黨走,因為他相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是信仰的力量” ……陶廣亨提到的費明龍,是博望區丹陽鎮東庫村人。抗日戰爭時期,他主動加入革命,變賣房屋田產,支持革命事業,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犧牲時年僅29歲。當地至今還完好地保留著他的墳墓,供后人瞻仰。
“博望阻擊戰”“小丹陽戰斗”“鐵廠紀事”“馬鞍山礦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孩子們跟隨陶廣亨穿越“時空隧道”,了解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時期的歷史,聆聽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戰火紛飛的歲月,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程。
志愿者講得繪聲繪色,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大家交流起這片紅色土地上流傳的紅色故事,現場氣氛逐漸熱烈起來。“我很愛看革命歷史影片,崇拜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前輩!”新市初中初一學生夏吉說,這次聽到志愿者講的精彩故事,他深受感動。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的課程結束了,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端坐在桌子上,將這堂黨史學習教育課的感受寫下來。
“我要學習革命前輩的精神。不管學習、生活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都要堅持下去。”“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我們要將美麗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翻著一頁頁文章,一字一句、一筆一畫間蘊藏著孩子們的滾燙紅心。志愿者們現場為孩子們發放了精心準備的獎狀和獎品。
“給中小學生講黨史要多以故事的形式,以生動鮮活的語言來備課,重在激發孩子們愛黨愛國的情感。”陶廣亨說,希望通過“黨史小課堂”豐富農村孩子們的暑期生活,鼓勵孩子們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理想,將愛黨愛國的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實際行動。
一節黨史學習教育課、一篇觀后感、一場深入人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像陶廣亨這樣的“義務宣傳員”在博望區新市鎮還有很多。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鎮積極組織退休老教師、老黨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等群體,成立“家門口”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讓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截至目前,直接受眾達3000余人次;以田間地頭為基層組織宣講陣地,圍繞黨史學習教育講身邊事、道身邊理、學身邊人,把原有的“大塊頭”黨課變成“小而精”的思想碰撞,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實現“哪里有陣地、哪里就有課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長效。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
第十采訪組
記者 戎小平 季晨辰 涂慧民
見習記者 何一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