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百年奮斗路,從未忘“渡江”。近日,安徽新媒體集團中安在線網站推出大型可視化專題《人民的勝利——百年奮斗路 從未忘“渡江”》,用圖文、漫評、視頻、VR等融媒報道手段,記錄72年前那場氣壯山河的偉大戰役,致敬為之奉獻犧牲的革命先烈,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時指出,淮海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
《人民的勝利》專題緊扣黨史學習教育這一重大主題,選取渡江戰役這一切入點,融文字、高清大圖、視頻、動畫、VR等全媒體元素于一體,突出可視化呈現和交互體驗,設置《重溫渡江戰役》《傳承渡江精神》《重走渡江路》《堅決打贏新時代的“渡江戰役”》等多個板塊。專題頁面設計風格莊重深沉,契合建黨百年華誕氛圍,以全媒體形態充分展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一主題,讓光耀中國的渡江戰役精神穿越時空煥發出新的生機。
縱觀整體,專題創新性地運用毛澤東同志親筆寫下的七律詩作為專題導航,統領整個架構,帶領觀眾走進層層遞進的渡江精神。專題由一段大氣磅礴的視頻拉開序幕,將觀眾瞬間拉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念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在《重溫渡江戰役》板塊,一幅動態歷史長卷橫向徐徐展開,一艘渡江船穿越紛飛戰火,在波濤洶涌的江面上劈波斬浪。“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專題運用“船”這一意象,串聯真實史料、親歷者口述及背后故事,視覺唯美震撼。
在“戰爭烽火”區,觀眾可以觀看歷史影像、紀錄片、影視作品,在光影中穿越到72年前。永載史冊的“渡江第一船”、烽火中那一封絕筆家書、情報英雄使用的公文包……在紅色故事區,觀眾可以探尋老物件背后的英雄故事。在紅色記憶區,親歷者用生動口述講述渡江戰役的驚心動魄。心香一瓣祭英烈,最后的互動環節,觀眾可以在渡江戰役VR館網上獻花,致敬英雄。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在《傳承渡江精神》板塊,由黨史專家撰寫的《總書記參觀這個紀念館,有何啟示?》《跟著總書記學歷史》《憶渡江,傳承革命到底精神》等重磅評論及理論文章,警醒大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中國號”這艘巨輪繼續破浪前進、揚帆遠航。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重走是為了今后更有力地出發。在《重走渡江路》板塊,記者重走渡江路撰寫的原創稿件、原創評論,讓重走渡江路成為一堂潤物細無聲的黨課,在潛移默化中啟發大家思考,如何在新時代下更好地服務老百姓,又該如何回應老百姓的期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百年大黨,根在人民。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處,必須大力弘揚渡江精神,時刻保持奮斗的姿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接續奮斗。在《堅決打贏新時代的“渡江戰役”》這一板塊,專題用高清大圖、重磅報道展示安徽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成就,用報道、漫評講述“皖美安徽”故事。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高質量發展……百年奮斗路,從未忘“渡江”。正如專題所展現的磅礴畫卷,安徽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努力塑造科技創新策源新優勢、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譜寫全面綠色轉型新篇章,構筑高水平改革開放新高地、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堅定地朝著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進軍。(記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