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安徽馬鋼冶金工業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科辦事員鄭衛華來到市社保大廳,為5名老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在大廳二樓的14號“退休包”服務窗口,她向窗口工作人員遞交了退休檔案、申請表等資料,僅花了1個小時,退休手續就辦妥了。“以前,至少要花上一周的時間。現在只需到一個窗口,遞交一次材料,就能辦結。”鄭衛華表示。
今年以來,市人社部門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堅持學黨史見行動、辦實事解民憂,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推進關聯事項“打包辦”、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開展集成服務、快捷服務、簡約服務,進一步優化經辦流程、提升服務成色,企業和辦事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顯著提高。
集成服務:10個“一件事”打包辦
市人社部門圍繞企業招用員工、高校畢業生就業、職工退休、社保卡經辦等10個“一件事”,按照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結果關聯的整合標準,全面梳理確定 “打包一件事”服務清單,將55件人社業務關聯事項打包成10個“一件事”,整合成退休包、用工包、就業包、失業包、工傷包、社保卡包等“10個工作包”。
針對每個“包”關聯事項涉及局系統內多個科室單位、多項業務的實際,逐項修訂“打包辦”服務指南,明確承諾時限、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申請材料等具體內容,推進流程再造,規范辦理程序。與此同時,打破內部人員管理界限,按照“人隨事轉”原則,將“打包一件事”關聯事項的工作人員全部集中到窗口,并由相應業務科室科長擔任首席代表,實行集中管理、聯合辦公,實現材料齊全“一次”受理、多個關聯事項“一窗”辦理、流程簡化“一趟”完結。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打包辦”根本目的就是整合關聯事項、再造辦理流程、實行聯合辦公,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服務,真正做到“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群眾”。
快捷服務:13個高頻服務事項“提速辦”
“為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市人社部門把作風建設與人社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效能革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有效提升辦事效率,今年以來,人社部門通過優化辦事流程,壓縮辦理時限,積極推行高頻事項“提速辦”服務。
市人社部門聚焦人社領域13項高頻服務事項,制定“提速辦”事項服務清單,抓住受理、審核、反饋等關鍵環節,整合優化經辦流程,加強內外經辦銜接,大幅壓縮辦結時限,大力推進提速辦理。其中,對可以一次辦好、立等可取的即時辦結事項,從接收材料到辦結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對限時辦結事項,在規定辦結時限基礎上提速50%以上。截至目前,13項高頻服務事項中,3項提升為即辦事項,5項提升為當日辦結,其余5項平均服務承諾時限由21.4天壓縮到5天,承諾時限壓縮比達76%。
比如,“社保卡包”主要是面向參保群眾辦理社會保障卡,以前受技術條件限制,受理群眾申請辦卡業務后,市人社部門無法自行制作,需批量提交省制卡部門統一制作,制作完成后再統一郵寄至馬鞍山發放,群眾從申請辦卡到拿到社會保障卡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今,市人社部門充分發揮銀行網點廣的優勢,大力推行社銀聯合服務,目前已與全市11家銀行進行合作,在全市190個銀行網點設立社會保障卡申領窗口,參保群眾現場申辦、當即領取,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同時,對行動不便的群眾,人社部門聯合合作銀行推行預約服務,上門為群眾制作社會保障卡。
簡約服務:“跑腿”更少、材料更簡、時限更短、體驗更好
為方便群眾辦事,今年以來,市人社部門進一步創新機制優化服務,推動人社領域“清事項、減材料、壓時限”,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大力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材料,累計取消證明材料190件、申請材料106件,22項證明事項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
比如,原先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注銷登記業務,辦事群眾需要提供由醫院、公安、民政等部門出具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戶籍注銷證明、火化證明。如今,市人社部門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辦事群眾只需填寫《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即可,無需提供相應證明。與此同時,市人社部門大力推進“互聯網+人社服務”,應用政務服務網辦理事項208項,月均受理辦件2萬件,辦件量居市直單位首位;平均承諾辦結時限3.97天,比全省平均辦事時限少了3.78天。
“當前,我們正在全市人社系統廣泛開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測評活動,將社保大廳的窗口服務全部接入‘好差評’測評系統,服務好不好由辦事者當場打分,基本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持續深入推進“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不斷提升辦事窗口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把為民辦實事做得更好、更實,實現企業、群眾辦事“跑腿”更少、材料更簡、時限更短、體驗更好。
記者 廖嵐鈞 通訊員 葛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