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黨史學習教育落在實處,含山縣運漕鎮認真梳理并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群眾關心的事、群眾煩心的事、群眾難辦的事落實到位,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馬口閘建好了,馬口、黃碾、卓墩等村的群眾都受益,以后灌溉方便了!”近日,含山縣運漕鎮馬口村村民看到即將建好的馬口閘高興地說。馬口閘位于運漕鎮后河潘橋村段圩堤上,原閘門老化嚴重、有滲水現象。為把實事辦到實處,含山縣運漕鎮決定啟動馬口閘修復。截至目前,基礎工程已完工,閘門等主體已安裝。
含山縣運漕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鄉城鎮,重點水利建設的建設和完善對運漕的發展影響深遠,該鎮加班加點,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叮當圩圩堤位于鐵苗大塘段,該段圩堤在2020年洪災中發生潰破,圩口水毀復堤工程主要包括堵口復堤、外坡護坡及恢復水泥路面,工程建成后將確保該段圩堤安全度汛,目前堵口復堤、水泥路面已完工,正在進行外坡護坡。
含山縣運漕鎮素有千年古鎮之稱,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占據水、陸雙向交通優勢,優美的生態環境對發展小鎮旅游至關重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運漕鎮結合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對全鎮開展集中整治。在集鎮上將主要街道、農貿市場和老街景區劃分為7個整治區域,重點對車輛亂停亂放、超門店經營、亂堆亂放、亂掛亂曬等臟亂差問題進行整治。集中整治以來,共清理小廣告300多個,清理亂堆亂放200多處,拆除違章建筑和亭棚20多處,整治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200多起,新劃定停車位20多處,修復破損路面和人行道50余處,組織志愿者開展景區環境大掃除,進一步扮靚老街環境。
同時,運漕鎮對塔運路、運新路、蓼花路等鎮內主干道開展整治,全面清理黃墩大橋至裕溪河大橋綠化帶中雜物和淤塞溝渠,對沿線空閑地進行平整綠化提升,進一步提升道路沿線環境,向群眾和游客展現一個優美的生態旅游鄉鎮。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裴家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