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衛生健康系統圍繞群眾健康需求,聚焦百姓關注關心的重點醫療領域問題,開展好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等工作,通過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力解決具體問題,全心全意護佑人民健康。
“實”字當先 讓群眾得健康實惠
為群眾辦實事,要“實”字當先。今年以來,市人民醫院聚焦看病就醫難點痛點,打通醫療服務堵點斷點,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收獲。
下沉醫療服務,是市人民醫院的“實招”之一。3月19日上午,由市人民醫院托管的花山區沙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花山區沙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成為市人民醫院首個試點的“社區緊密型醫聯體”,醫院將定期派駐專家進社區坐診,并依托先進的診療技術及設備,將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轄區1.3萬社區居民不出社區就可以看上“專家號”。與此同時,醫院將做好轄區居民的家庭醫生簽約和基本診療服務工作,為社區及周邊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真正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
市人民醫院開展下沉醫療服務,是我市衛健系統市屬醫療衛生機構為民辦實事系列工程中的一項。今年以來,圍繞群眾健康需求,市衛健系統將持續推進適齡婦女“兩癌篩查”、社會心理服務示范基地建設、居民健康卡虛擬化應用及“多證合一”等系列工程,進一步優化工作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突出“辦”字
公眾急救保障惠及全域
為群眾辦實事,要突出“辦”字,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據悉,AED的投放和應用是我市實施公眾急救保障提升工程的成果,是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也是我市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第一批市級重點項目。
繼2020年已在花山區、雨山區公共場所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AED)100臺,2021年,我市計劃在含山縣、和縣、當涂縣和博望區公共場所安裝20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
目前,市衛健委已召開項目部署會,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分工和時間進度。三縣、博望區從群眾急救需求出發,初步摸排了AED投放點。項目資金已到位,確定了項目設備采購方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確保年底前完成項目任務。
兵馬未動,培訓先行。截至目前,AED公眾急救知識專業培訓和普及性培訓近千人次。
提升群眾獲得感
家門口享受長三角優質醫療服務
為群眾辦實事,要提升群眾的獲得感。3月19日下午,嵇慶海工作室在市人民醫院揭牌,嵇慶海教授定期來市人民醫院開設專家門診、手術、指導科研課題等。同時,市人民醫院引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著名放射科專家李惠民教授來院開設工作室,每月1次定期坐診,讓群眾享受更多國內頂級醫療專家診療服務。
此后不久,十七冶醫院聯合移動醫療平臺名醫主刀舉辦的“長三角健康一體化”緊密型醫聯體學術交流促進研討會召開。上海、北京專家團齊聚馬鞍山,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張永杰教授團隊馬鞍山名醫工作室正式落戶十七冶醫院。
今年以來,市衛健委將引入長三角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作為惠民工程和年度重點實施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指導全市二級以上醫院與長三角地區名醫名院開展合作,扎實推進33個年度合作項目。各家醫療機構通過名醫工作室創建、合作辦醫、共建醫聯體或專科聯盟等方式,積極引進一批長三角區域內知名醫療衛生專家來我市坐診和指導業務,滿足我市群眾對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更好護佑人民群眾健康。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徐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