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項目不放松 做好服務破難題
再過兩三個月,在和縣經開區內的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的光掩膜板材料加工項目便可建成投產,目前正處于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每天為新項目投產的準備工作而忙碌,總經理助理郝兵樂此不疲。
“新項目建成投產又可以填補國內空白,大家都很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郝兵說。
作為一家專注于生產研發移動終端平板顯示、光學、半導體等行業精拋材料的企業,安徽禾臣生產的電子顯示精拋材料——吸附墊打破了日本的控制,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填補了國內空白。此次新項目建成后,新產品——光照掩膜板將再次打破國際壟斷,成為國人的驕傲。
“項目進展很順利,離不開縣里和開發區的大力支持。”郝兵說,新項目的用電量很大,電路改造需要進行一系列審批手續。在縣里的重視下,對企業進行了“特事特辦”,一周時間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說話間,郝兵對新項目早日建成投產信心更足了。
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干。在安徽海德克塑料有限公司,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預計今年年底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該公司在亞洲的又一中藥生產中心,年產塑料制品1.4萬噸。
“落戶和縣以來,當地政府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服務也很到位,解決了回填土、用水、用電、用工等很多問題,目前項目進展一切順利。”該公司CEO維諾斯先生說道。
項目攻堅,不僅建設要攻堅,服務也要攻堅。在和縣經開區大樓里,有個專門為一個企業特設的服務專班。去年年底,投資50億元的天能電池項目落戶和縣,為做好環評服務,縣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譚小文帶著企業去省、市跑了十多次。為保障企業特殊用電需求,縣發改、經信、供電、建設等8個部門人員組成服務專班,為項目落地到建成投產全過程提供服務。
“項目攻堅年”活動開展以來,和縣四大班子領導對項目實施包保,所有項目定領導、定節點、定任務,一包到底做好服務。建立重點項目綜合調度機制,著力攻堅解決項目審核備案、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環評、施工許可等前期報批報建問題,供地、征遷、水電氣報裝等要素保障問題和開工、竣工、節點計劃等序時進度問題,每周調度、分月考評,強化項目全流程監控,著力推動重點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快投產。一季度,和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5.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40.7%,比序時進度高出15.7個百分點。
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雙招雙引落地見效
在晶飛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在機械手高效率的操作下,一塊塊光伏專用玻璃被送到流水線上,不久后,一片片光伏組件便生產完畢,成為光伏發電的必備材料。
作為一家總部在廣東的企業,晶飛去年9月簽約落戶,從洽談簽約到竣工投產僅用了100天時間,創下了當季簽約、當季開工、當季竣工、當季投產、當季銷售、當季創匯“六個當季”的項目建設新速度。

“二期項目建設下半年啟動,一期100天就實現了量產,二期項目政府也為我們做了很多服務,來和縣真是來對了!”公司運營副總郭世忠說道。
去年年底,總投資50億元的天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落戶和縣,成為和縣招商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
項目“落地開花”,招商引資功不可沒。2020年,和縣設立了“招大引強”工作專班,實行縣領導牽頭推進重大項目線索制度,探索“戰區”+“兵種”招商,調整組建南京、上海、杭州、深圳駐外招商小組,形成四大重點招商“戰區”,配套組建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綠色食品等產業服務小組,形成四大產業服務“兵種”,明確考核和獎懲措施。今年以來,4個小組共引薦招商引資項目線索41條,航天科工智慧產業園等項目正在積極跟進,中環電力設備、朗華環保裝備等項目已簽約。
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這一點在安徽禾臣體現得淋漓精致。2016年,該公司總經理李加海創立禾臣后,引進了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譚鴻教授團隊,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生產電子顯示精拋材料——吸附墊的企業,打破了國外壟斷的局面。該團隊也于2017年榮獲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獲得省、市、縣獎補1200萬元。
全力以赴推動雙招雙引,今年來,根據全縣產業發展目錄,和縣繪制主導產業人才地圖目錄,逐步完善產業人才信息庫,為該縣產業人才精準引育提供了信息支撐。
“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是緊密相關、互利共贏的。”和縣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繼有說,以政策為引領,和縣貫徹實施人才“登高”計劃,大力吸引和聚集各類優秀企業和優秀人才在和縣創業創新。不僅如此,還積極搭建雙創平臺,加強與南京和長三角地區的產學研合作,支持和縣縣域內企業在飛地研發攻關,在和縣實現成果轉化。
2018年以來,通過雙招雙引,和縣共引進“龍馬”人才23名,“驛馬”人才11名,“駿馬”人才407名。下一步,該縣還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和人才政策環境,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