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佳山鄉格林社區門前廣場上,“百年恰風華正茂”紅色作品展正在展出,所列展品均為貴都社區居民朱立明的收藏品。朱立明耐心地講解每個展品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觀看。
“這塊刻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字樣的手表,是我用郵票從一位郵局工作人員那里換的。現在,這樣刻有毛主席語錄的手表我在市面上就再沒見到過。”朱立明從改革開放后開始收藏紅色物品,有些很有意義的插畫,他還會自己二次加工做成立體畫。“黨的歷史不能忘。我希望通過紅色作品展,能夠讓大家特別是青少年了解黨史。”
為提供一個良好的黨史學習環境,佳山鄉學苑社區在農家書屋的基礎上,打造“紅色讀書角”。該讀書角環境靜謐,就在偉星藍山小區南區48棟架空層。一進門,讀書角一側的墻面上,一個造型新穎的紅色書架便映入眼簾,書架上擺放著黨史學習教育必讀書目、黨史小故事繪本和青少年讀物等。社區居民劉潔華選了《中國共產黨簡史》后,便坐在讀書角的茶幾上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邊看邊用便利貼寫下心得體會,貼在社區準備的筆記本上。“學黨史像明鏡一樣,能激發斗志,不僅對工作有幫助,也能提升自己,提高個人素養。”他說,“紅色讀書角”成為社區黨史學習教育“打卡地”,打通了居民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為提升居民小區黨史學習教育氛圍,佳山鄉東湖社區在西塘名苑小區中間空地的長廊里,掛上6幅展板,通過圖文方式將百年黨史的重要轉折點一一敘述,脈絡清晰,讓人一目了然。擁有47年黨齡的社區居民陳宣友和居民余本勝在長廊相遇,他們邊看展板邊討論,回顧黨的百年輝煌歷史。“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陳宣友說,通過這樣的方式回顧黨史,對自己也是一次精神洗禮。“雖然退休了,但只要組織召喚,我還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組織策劃了建黨100周年‘紅色七個一’系列活動,通過‘一廊’‘一角’‘一會’‘一廣場’教育引導全鄉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佳山鄉黨委委員孫亞梅說,佳山鄉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主線,依托黨建“微網格”有效聯系黨員群眾,依托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紅帽子”志愿服務、“紅話筒”百姓宣講團、“紅廣場”黨建陣地等平臺開展志愿服務。前期摸排“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22條,目前已完成9條。“后期,我們還將根據居民需求陸續收集并解決,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文圖/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