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之要,奉法則強。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也吹響了新時代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嘹亮號角。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下,我市政法系統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循法而行、依法而治,牢固樹立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著力提升法治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忠實履行政法機關職責使命,以實干和實績推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不斷開創法治馬鞍山建設新局面。
堅持黨的領導 鍛造政法鐵軍
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
思想的燈塔,也照亮了新時代馬鞍山全面依法治市新航程。“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高標準推進法治馬鞍山、平安馬鞍山建設。”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會議暨市委平安馬鞍山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市委書記張岳峰強調。
全市政法系統則把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以學習教育打頭開路,以查糾整改為主要抓手,通過集中學習、政治輪訓、主題黨課報告會、英模事跡宣講、教育實踐活動等方式,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政治忠誠和信仰之基。
作為執法之公器、司法之利器,“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更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對此,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法院大講堂,開展司法警察練兵和書記員技能競賽,規范開展法院與律師交往專項整治、政治監督談話、司法巡查和審務督察等,刀刃向內;市人民檢察院建立健全檢察官業績考評機制,實施檢察業務專家培養方案,組織開展檢察人員違規從事營利活動等七項專項整治……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政法隊伍在馬鞍山集結成長,為政法機關依法履職提供了有力保障。
維護公平正義 展現法治偉力
維護公正、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各方面、全過程,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方法論。
對此,我市規范執法司法權運行,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健全司法權監督制約體系,推動繁簡分流、分調裁審改革,實行網上隨機分案等,政法領域改革進入系統性、整體性變革;堅持有訴必理、有案必辦,異地執行、一網通辦,推行公開聽證制度,加強民事虛假訴訟監督,讓公平正義這條“生命線”更加可觸可感。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更是言簡意深。
在疫情大考中,重拳出擊涉疫違法犯罪、主動防范化解涉疫矛盾糾紛,暢通網上立案、開庭、調解和送達渠道,制定13條司法服務保障舉措,對涉復工復產訴訟開辟“綠色通道”;在污染防治中,扎實開展“2+6+N”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專項檢查監督,設立全省首家長江生態司法保護增殖放流基地,成立生態環保旅游巡回法庭;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決勝之年,聚焦“六清”,發起“訴審大會戰”總攻,創新涉黑惡案件“AB”庭審理模式……在服務大局中,全市政法系統無不以法治為依憑、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來貫徹。
市中院還在原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基礎上,探索調解前置,打造“131+N”一站式多元解紛新機制,推動縣、區及鄉鎮掛牌設立訴調對接機構,制定“萬人成訴率”“解決執行難”平安建設考核細則,讓“馬鞍山經驗”愈發豐富。
同時,制定“辦理破產”“執行合同”營商環境指標提升方案2.0版,采取“七步法”快速處置機制,加大知識產權案件審結;扎實推進服務民企“351”工程,建立常態化聯絡溝通機制,建立涉民企案件“雙審”機制……我市積極優化政務服務、強化制度供給、加強司法保障等,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防范化解經濟運行風險,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宣示為民初心 凝聚法治信仰
開展“鄰里守望”等六類志愿服務、提供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心理輔導專項服務、設立公證延時和預約服務、提供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日前,市司法局公布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從最困難的群體、最突出的問題入手,為百姓排憂解難。
“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的重要論述中,不斷提及的高頻詞。堅持“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積極回應人民群眾“衣食住行”民生訴求;加強勞動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案件審結,加大對危害藥品、食品安全犯罪懲治力度;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近年來,全市政法系統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你我所急所盼所需,用法治的進步保障百姓的美好生活。
同時,全市政法系統還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和教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村居大講堂等載體,建立村法治學校,打造市、縣區、鄉鎮、村居四級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青少年法治文化場館,組織普法進校園、社區、企業等活動,推進“法治文化月”“馬律師說法”等法治文化品牌建設,廣泛開展普法……法治偉力感召人心,法治信仰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落地生根,學法用法守法蔚然成風。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公安機關既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建設者和實踐者,也是保障者和推動者。”作為一名基層派出所所長,章淼表示,派出所警務工作將始終以執法規范化建設為主線,打牢“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警情處置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把嚴格規范執法的要求落到實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在博望區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科員胡瑤看來,檢察機關是依法治國的踐行者,承擔著懲治犯罪、保護人民的職責任務,更要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檢察職能,樹牢法治理念,深化檢察職能,堅持司法為民。“我們將堅持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以人民群眾的呼聲為方向,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要求,扎實做好各項民生檢察工作。”她說。
記者 鄧婷婷 劉明培 見習記者 郭笑
通訊員 鮑盛 陳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