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市正式印發
《關于2021年實施
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
新增6項
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中小學及中職學校教師培訓
城鄉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
農田建設工程
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
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我市將補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基礎設施修繕、醫療設備更新補充、醫療服務能力培訓等標準化建設短板,推動城市和農村醫療衛生網底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采取集中培訓、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支持提高中小學及中職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
對全市35—64歲城鎮低保以及農村適齡婦女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篩查;
開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林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科技服務和建后管護等;

支持開展秸稈標準化收儲點(中心)、秸稈產業化利用、秸稈博覽會簽約項目、秸稈大中型沼氣工程等建設;
聚焦防汛減災和供水保障,對水庫大壩、泄洪建筑物、放水建筑物等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進一步增強水庫防洪、灌溉、調蓄能力。
退出4項
同時,水利薄弱環節治理三年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任務已完成,資產收益扶貧已實現預期目標,健康脫貧醫療保障平穩過渡到現有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內,4項不再列為民生工程。
調整實施8項
增加幼兒托育內容,與婦幼健康和職業病防治合并為幼兒托育、婦幼健康和職業病防治項目,堅持普惠優先,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力量開辦普惠托育機構,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并對確有嬰幼兒照護困難的家庭提供必要服務;
調整智慧醫療項目,智慧醫療項目中智醫助理已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智聯網醫院已常態推進,兩項內容退出民生工程,調整后保留實施“安康碼”應用內容;

調整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科技館免費開放,保留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農村文化活動、農村應急廣播體系建設;
調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項目,將智慧學校建設納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內容,一體化輻射帶動全市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共享;
統籌棚戶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將棚戶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合并為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

同時,將黨建引領扶貧工程調整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調整為“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將技能培訓提升中技能脫貧培訓調整為脫貧穩就業技能培訓,組織易返貧致貧人口參加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
繼續實施19項
今年,我市還將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出生缺陷防治、“四好農村路”建設、困難殘疾人康復、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就業創業促進、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廁所改造及糞污資源化利用、農村電商提質增效、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義務教育營養改善、學前教育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環境生態補償等19項民生工程。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