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如太忙了。為開拓市場,他長年累月東奔西走,南來北往。27日下午,記者好不容易“逮”住了他。幾年未見,歲月的痕跡明顯留在了他的臉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發展重任在肩,壓力越來越大啊!”55歲的他感慨道。盡管他向外界展示的多是硬漢形象,但內心的柔軟也偶爾顯露。
讓一個瀕臨破產的地方小廠“脫胎換骨”,曾跨入百億汽車企業俱樂部,居全國重型商用車生產企業前列,劉漢如有什么“獨門秘器”?回望來時路,一線貫始終,這“一線”就是“創新之線”。
拜師學藝,先仿制進而自主創新,行業翹楚終成
1970年,基于從市自來水廠剝離出的機械維修車間,馬鞍山市建筑材料機械廠(漢馬科技集團前身)成立了。沐浴浩蕩改革春風,劉漢如帶領著這個不起眼的小廠抓住機遇,在1979年開發出第一臺散裝水泥車,次年批量生產,迅速成為行業“黑馬”,幾年內銷量躍居全國第一,牽頭制定了中國散裝水泥車國家標準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紀90年代起,漢馬科技在專用車領域全線發力,新型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攪拌車、環衛車等多款產品成為行業標桿,并出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劉漢如沒有滿足于專用車銷售的火爆,發展愿望急迫、創新意識極強的他,把目光瞄準了集汽車技術之大成的重卡。無技術,缺資金,少人才,怎么辦?審時度勢后,他頂著質疑聲引進日本三菱先進技術。一年后的2004年,漢馬科技第一輛重型汽車底盤下線。之后兩三年,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他們迅速掌握了重型卡車制造技術,并逐漸形成了新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2008年,漢馬科技推出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重卡星凱馬,一舉實現了對日系技術的超越。
2009年,華菱重卡單班年產3萬輛項目奠基。從此,完成“彎道超車”的漢馬科技,重卡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和國家出口免驗企業,在許多技術上從“跟跑”國際先進水平到“并跑”甚至“領跑”。2010年,漢馬科技創造了年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的輝煌業績。
敢為人先,發動機研發連連成功,競爭能力大增
隨著重卡旺銷,漢馬科技發展短板也隨之放大,因為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主要依賴外購,采購數量受制于人,“少米之炊”導致訂單屢屢流失。面對發展瓶頸,劉漢如毅然決定自主創新、正向研發發動機,領業內之先。“得發動機者得天下。盡管困難重重,但我們沒有畏懼,攻堅克難一往無前。”劉漢如說。
2007年,漢馬科技發動機項目正式啟動。當時,全公司沒有一人和發動機打過交道,僅有少數技術人員在大學里學過內燃機原理。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沒技術,就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安排技術人員從基礎理論學起;不懂設計,就聯合國際一流研發機構共同研發……付出總有回報。2010年底,他們自主研發的首臺重型發動機漢馬動力樣機正式問世,此后經受了各種殘酷試驗。2012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漢馬發動機正式推出,專家鑒定技術達世界一流,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漢馬科技還在變速箱、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一躍成為國內極少數掌握發動機、變速箱、車橋、車身和車架等重型汽車制造五大關鍵總成技術的企業之一,核心競爭力大為增強。
2016年12月 ,漢馬動力年產銷首次突破10000臺,躋身主流發動機品牌行列。投產至今,漢馬動力累計產銷逼近10萬臺,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7月1日,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第二代漢馬動力將正式上市,其在此前兩年的市場驗證好評不絕。目前,適應更高環保標準的第三代高熱效率、超低排放漢馬動力正在研發中,將與歐美標準并駕齊驅。2019年,漢馬科技全面發布國六新產品,覆蓋碼頭、城市運輸、長途運輸等多個物流場景。
見微知著,新能源汽車頻頻發力,市場布局占先
銳意創新的劉漢如,總是在思考研究,“切摸”行業發展脈搏。隨著國家日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正逢其時。面對搶占市場先機的重要機遇期,劉漢如敏銳感知。2016年,漢馬科技成立研發團隊,在找準產品技術路線后快速規劃布局新能源汽車,并通過自主研發,成功設計出華菱純電動重卡,成為國內最早進入新能源重卡領域的商用車企業之一。
華菱純電動重卡選用國內外優秀供應商體系下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是國內較早研發成功的新能源重卡產品。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開發了混合動力重卡、燃料電池商用車等,形成了較為全面的新能源系列產品。2020年,漢馬科技與融和電科舉辦智能換電重卡產品推介會,推出的漢馬H7純電動牽引車、港口偏置碼頭車、純電動(換電)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華菱重卡(換電)自卸車等多款車型,適用于轉運堆場、礦山、港口、建筑工地、鋼廠內倒、城市運輸等多個場景,并在津、冀、豫、川、晉、贛、魯、貴等地實現多個新增項目落地運營。此外,漢馬科技還攜手上海輕程、重塑科技共同推出氫燃料電池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解決方案,產品具有無污染、零排放、發電效率高等技術優勢。
新能源汽車要全面發展,電動化是必然趨勢。漢馬科技與融合電科、寧德時代等多家企業共同研發了多款換電型純電動重卡車型,為用戶打造全新的換電重卡商業運行模式,可以最快實現3分鐘快速換電、延長20%電池壽命、15%油電經濟性。作為換電重卡的發明人之一、換電重卡國家行業標準制訂的積極推動者,劉漢如強調:“換電重卡模式是對電動重卡市場運營的重要創新,我們在實際運營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今后,我們在傳統市場會繼續努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重點發力,切實為綠色發展當好先鋒,為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
文/圖 記者 余齊斌 通訊員 陳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