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鞍山市政府辦下發通知,明確今年要重點辦好公共衛生醫療救治提升、生活垃圾轉運處置系統提升改造、公交服務升級、社區助餐服務、城市人行過街通道建設、慈湖河體育健康公園建設等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這也是我市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資料圖
公共衛生醫療救治提升工程
為增強傳染病定點醫院救治能力,按照“平戰結合、分層分類、高效協作”原則,我市擬由市人民醫院和市第四人民醫院共建傳染病院區,計劃用三年(2020—2022年)在市第四人民醫院現有基礎上,擴建獨立院區的市級傳染病專科醫院。其中2021年落實項目建設用地和資金后,完成土地平整、管線遷移、臨時供電等工作,開展基礎結構施工。
資料圖
公眾急救保障提升工程
自2020年起,我市計劃分批次在市、縣(區)公共場所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去年已在花山區、雨山區安裝AED設備100臺。今年計劃在含山縣、和縣、當涂縣和博望區公共場所安裝AED設備共200臺,并對公共場所有關人員以及社會志愿者等開展AED應用培訓,建立AED常態化運行維護管理機制,切實提高公共急救服務能力。
資料圖
生活垃圾轉運處置系統提升改造
生活垃圾轉運處置系統升級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今年,我市計劃對4座站點進行改造及垃圾壓縮設備更新、8座站點配置除臭系統,并進一步完善垃圾終端處置監控網絡,對垃圾焚燒全系統設施運行、滲濾液處理等進行監控,對垃圾處理量等數據進行統計、上傳,對異常情況報警等。
資料圖
菜市場標準化改造
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持續穩步推進。2021年計劃對城區7個未達標菜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其中花山區5個、雨山區2個。改造內容主要包括攤位布局、防滑磚鋪設、給排水和供電、通風、衛生、消防安全、營業、公共服務設施等。
資料圖
采石風景名勝區四大片區聯動發展直通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采石風景名勝區四大片區聯動發展戰略,2021計劃對2020年采石風景名勝區四大片區聯動發展直通車運行線路進行完善提升,串聯起采石磯片區、青山片區、橫山片區、濮塘片區,形成閉環。項目以馬鞍山汽車客運站為起點,設置先行采石磯景區和先行濮塘景區兩條環線,擬投入8臺車輛運行,每天運行12個班次。
資料圖
義務教育學校課后延時服務
課后延時服務受到了各方好評。2021年繼續在全市范圍內50所中小學推行課后服務工作。同時鼓勵各學校立足各自實際,科學合理安排課后服務,積極打造特色化的“第二課堂”,不斷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公交服務升級
良好的候車環境不僅關乎市民乘車體驗,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體現。為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質量, 我市2021年計劃在主城區整治提升部分公交站亭、站臺,包括新建公交站亭164座、改造港灣式站臺20處。整治提升的站亭、站臺分布在湖東路、雨山路、湖南路、天寶路等主城區道路。
資料圖
城市人行過街通道建設
為減少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車速較快、行人過街距離長帶來的安全隱患,打造更加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2021年計劃在市民過街需求較多的中加雙語學校和市第二中學建設人行過街通道。
資料圖
社區助餐服務工程
老人吃得飽不飽、好不好,是全社會都關心的事。為著力解決高齡、孤寡、失能老人就餐難題,按照“中心廚房+集中配送+社區就餐+送餐入戶”的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我市2021年計劃在主城區建成30個社區助餐服務中心(站),其中助餐服務中心10個、助餐服務站20個,主要服務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同時面向全體市民開放。
慈湖河體育健康公園建設
經過近年來綜合治理,慈湖河中段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為更好滿足群眾健身需要,擬在慈湖河景觀帶(慈湖河中段治理工程)建設基礎上,規劃完善足籃球等常規球類、步道類、廣場和器械類、兒童活動設施類體育設施,建成慈湖河體育健康公園。項目建設周期2年,建設籠式足球場、室外籃球場及智慧健身廣場等。
據了解,這10件項目既有去年續建項目,也有今年新增項目,都是經過廣泛線索征集、各方認真討論、科學論證后確定的,旨在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進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 況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