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是一部不懈奮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設史。在建黨100周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
自中央決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中央通知精神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大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迅速升溫、全面鋪開,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形式新氛圍濃
力促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3月30日上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來到西梁山革命烈士陵園,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重溫入黨誓詞。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大家駐足觀看革命文物和珍貴史料,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把黨史學習教育搬到了紅色基地。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看薛家洼。”當涂縣政府辦黨支部開展的黨史教育日活動別開生面。支部黨員參觀了薛家洼生態園、楊樹林、濱江文化公園,現場感受長江東岸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成果,并重溫入黨誓詞。通過實地觀摩,黨員們更加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內涵。
黨史學習,全民參與。在雨山區雨山街道及各社區,黨史學習教育不只局限于機關干部與社區黨員。大家與身邊群眾開展互動交流,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聯系,引導廣大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同時,機關干部與社區黨員還深入了解群眾所想所急,提高為群眾服務的意識與效率,共繪紅色同心圓。
自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召開以來,我市精心謀劃部署,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盡其責、密切配合,健全組織機構,從總體要求、學習要求、工作安排、組織領導等方面,對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出安排部署,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實、走深,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我市各級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開好頭起好步,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利用紅色資源
挖掘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寶藏”
紅色資源見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紅色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剛剛過去的清明,意義尤為不同。清明前夕及節日期間,我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青少年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來到烈士陵園,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精神力量。
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青少年顯得尤為重要和十分緊迫。清明節期間,全市教育系統40多所學校近4000名學生前往西梁山革命烈士陵園、濮塘革命烈士陵園、橫山烈士陵園等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把現場變課堂、素材變教材、講課變互動,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弘揚愛國精神。
“烈士的革命故事,讓我們深受感動,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來自鄭蒲港新區的中學生王期萱說道。
“今天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市城管局工作人員、黨員尹貴龍說,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補鈣壯骨,不斷強大自己。
紅色文化資源是“活化石”,老紅軍、老戰士同樣是寶貴的“活教材”。蘊藏在他們身上的紅色故事和崇高精神,是最真實、最鮮活、最珍貴的源頭性史料。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市各單位、各部門通過邀請老紅軍、老黨員講黨課的方式,豐富黨史學習內容,深刻領悟革命精神。
在雨山區,由花園大學區、雨山中心小學主辦的“學黨史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口述黨史活動中,1943年參加革命的老黨員宋則和為教師和少先隊員代表們分享了他的革命故事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參加工作的經歷,以此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堅定信仰,爭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花山區沙塘路街道花山社區黨委組織開展“學黨史 悟初心”學習活動,邀請轄區第十二黨支部書記伍為勝為30余名年輕黨員講黨史,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增強黨性意識,凝聚智慧力量。
為民辦好實事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連日來,在馬鞍山日報,一篇篇鮮活生動、帶著泥土芬芳的報道,贏得了市民的廣泛好評。這得益于報社近期開展的“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錘煉全體采編人員“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馬鞍山日報社在全市農村設立26個基層實踐基地,將全體采編人員分成13個采訪組,扎根各個基層實踐基地,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弘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堅定為民情懷,堅定擔當本色,牢牢植根人民,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在博望區,黨史學習教育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征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線索55條,涉及全區各項事業發展方方面面,著力聚焦“引長江供水工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城區停車場建設”“基層衛生院能力提升”“幼兒園建設”“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全民健身路徑建設”7項民生實事,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市郵政管理局帶領郵快企業負責人奔赴全市多個行政村站點調研,詳細詢問村級站點站主和村民的生活需求,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要求企業負責人當場答復群眾,給出解決方案。將推進“快遞進村”和基層站點生存保障工作融入到“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
一樁樁,辦的都是暖心事;一件件,辦的都是為民事。根據市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部署,我市列出了23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涉及醫療、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真正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記者 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