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立默哀、行鞠躬禮……
4月1日上午,位于和縣功橋鎮的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迎來了一群當地村民。清明節前夕,他們到此瞻仰紀念碑,深切緬懷曾經在此浴血奮戰的新四軍七師和含支隊革命先烈。
紅色資源,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激發愛國熱情的“生動教材”。
近年來,和縣功橋鎮通過不斷深挖“紅色富礦”、講好紅色故事,使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更加可觸可感,用根植本土的“生動教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見實,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中為鄉村振興強心鑄魂。
回憶紅色往事 傳承紅色基因
臨近清明,84歲的功橋鎮大湯圩村王世桂老人愈發懷念曾經參加過和含支隊的父親。3月31日,在大湯圩村村委會,王世桂向記者講述了他父親王萬發的紅色往事。
據介紹,70多年前,王世桂老人的父親王萬發是和含支隊游擊隊隊長,帶領士兵在含山、和縣、巢湖地區一帶活動,打擊日本侵略者。在王世桂的記憶中,游擊隊經常秘密行動,經常夜里來夜里走,父親王萬發很少回家。由于被漢奸出賣,日本侵略者來到家里,要抓父親王萬發;幸好躲避及時,父親王萬發沒有被抓著。不甘心的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把王世桂的祖父殺害了。父親王萬發背負著血海深仇,堅持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在和縣西梁山烈士陵園,還留有他的有關記錄。受父親紅色經歷的影響,王世桂長大后,繼承父輩光榮傳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此同時,多年來,他還始終做好家人的紅色教育,傳承好紅色基因。
王世桂父輩的紅色事跡,僅是大湯圩村乃至功橋鎮紅色資源的一個縮影。
功橋鎮不僅有著眾多革命先輩,革命文物也十分豐富??梢哉f,紅色資源是功橋鎮最大的資源。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把紅色資源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紅色資源在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紅色資源 開展紅色教育
沿著功橋鎮的美麗岸線——十里長崗,記者走進功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實踐點內的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挺拔且莊嚴。兩面展示著和含支隊光輝歷程、紅色故事的文化墻,與紀念碑相得益彰?!?/p>
紀念碑始建于1986年1月,落成于1989年8月,位于功橋鎮東堡村干咀自然村。主體碑建筑面積為40平方米,高約4米,碑體正面鐫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金色碑名,背面刻有和縣人民政府祭奠烈士的碑記。
螺螄灘戰斗、百旺市戰斗、南義戰斗、阮壩戰斗……寸寸紅土地,英烈血遍灑。為了保護群眾的安全,為了掩護戰友們的突圍,和含支隊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在功橋鎮這片紅色沃土上,和含支隊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足跡,播撒下薪火相傳的紅色火種,為功橋鎮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
這座紀念碑記載著和含支隊在抗日戰爭中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也是功橋鎮一座永遠不朽的歷史豐碑。每逢清明節、七一建黨節、烈士紀念日等節日,功橋鎮廣大干部群眾便會自發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等當地“紅色地標”開展紅色教育,緬懷革命先烈,撫今追昔。
擦亮“紅色名片” 激發“紅色動力”
豐厚的紅色資源,為功橋鎮積淀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何進一步深挖用好這座“富礦”,讓這些紅色資源活化生動起來,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教材”,為鄉村振興發展鍛造“強力引擎”?
這段時間,功橋鎮黨委副書記王靜安和同事們,正緊鑼密鼓地推動該鎮紅色文化旅游配套項目建設。
“作為功橋鎮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沿著和含支隊曾經浴血戰斗過的十里長崗,我們將通過深度挖掘、‘串珠成鏈’,打造紅色文化傳承示范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狈_一本厚厚的《功橋紅色旅游景觀規劃》,王靜安告訴記者,目前項目前期工作即將結束,之后將立即轉入施工階段。其中,一期陳列室等體驗館部分片區,力爭在今年“七一”前建成投用。
利用廢棄老糧站、學校等打造紅色文化體驗館片區,圍繞和含抗日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打造紀念館片區……王靜安介紹,該項目全長約1.6公里,將圍繞體驗館、紀念館兩大片區,通過在沿線節點布設紅色景觀小品、主題雕塑、主題墻繪等,打造紅色旅游廊道,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紅色“洗禮”、感悟新四軍“鐵軍”精神、汲取信仰力量。
與此同時,結合紅色文化旅游配套項目建設,目前該鎮正大力推進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歸納、挖掘和提煉工作,將本地革命故事、根據地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收集好、整理好、傳承好,讓紅色歷史深植廣大黨員干部心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紅色資源,不僅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象征,更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
“今年是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的第一年。我們將以紅色文化旅游配套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沿線村莊景觀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將紅色旅游廊道打造成一道靚麗風景線?!蓖蹯o安表示,同時,通過開發紅色旅游,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動紅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加速轉化,讓這一抹“紅”成為鄉村振興新亮點。
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我們將緊緊圍繞‘紅色功橋’發展定位,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文旅融合為重點,加快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加速紅色資源價值轉化,不斷擦亮‘紅色名片’、激發‘紅色動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紅土地’上譜寫鄉村振興發展新篇章?!惫蜴傸h委書記薛昆擲地有聲地說道。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第二采訪組
記者 劉挺 謝福星 高瑩 朱小曼 通訊員 張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