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貧困戶脫貧后,要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防返貧致貧不能有絲毫懈怠。做好扶貧工作,不僅需要熟悉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更要吃透扶貧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根據每戶不同情況,實施精準幫扶,防止脫貧戶返貧。”3月23日,含山縣清溪鎮周伏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黃方銘在走訪脫貧戶時談到扶貧工作如是說。
50多歲的黃方銘在含山縣畜牧獸醫局工作。2020年3月份,黃方銘被派到清溪鎮周伏村駐村工作隊做扶貧工作。一有時間,他就逐戶走訪貧困戶,在加強政策學習的同時,虛心向其他人請教。他還充分發揮畜禽專業技術特長,服務好產業扶貧這個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抓手,重點做好從事養殖業的脫貧戶的技術指導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
2020年,黃方銘在走訪中了解到,脫貧戶周冠發有意愿從事養殖業,他家也有場地。黃方銘就和村干部幫助周冠發申請了特色產業補助資金3000元,幫助他購買了200只鴨苗;他多次主動上門,手把手教他疫苗接種注射、藥物拌料、拌水給藥等技術。通過指導,2020年,周冠發飼養肉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周冠發高興地說:“感謝他的精心指導,我家的200只鴨苗成活率高,長得好,賣了好價錢。”
2020年,周伏村共有11戶脫貧戶開展自種自養。黃方銘手把手教他們選種苗、養殖和防疫,提升脫貧戶的“造血功能”。黃方銘說:“做好扶貧,就是要常下鄉去聽公雞打鳴,常到圈欄里看小豬、羊崽撒歡,常蹲在塘口望魚兒甩尾,常到巷口去聊聊百姓的需求。”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就這樣,黃方銘鞋子踩臟了、衣服沾泥了、雙手長繭了,長久堅持下來,嘴皮子“溜”了、臂膀子硬了、干勁更足了,成了幫扶“高手”。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戴太周
[編輯:
吳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