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安排我在茶產業基地做事,每天有100多元收入。在家門口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3月7日,在含山縣清溪鎮白衣茶產業基地,年近七旬的白衣行政村半坳自然村脫貧戶刁筠英高興地說。
人勤春來早。連日來,在含山縣清溪鎮白衣特色茶產業基地,每天有30多名村民在基地里忙碌,打宕、補苗、填土、澆水……村民熟練地進行查苗補植。“由于元月份低溫天氣,去年新種植的70多畝茶苗有部分凍死,現在抓住氣溫回升的好時節,進行補植。村里每天安排30多名本村村民在此務工,增加收入。”白衣村黨總支書記萬磊介紹說。
白衣村利用自身山場資源豐富優勢,按照“支部領航、黨員帶頭、村企共建”的工作思路,遵循“兩山”理念,充分開發荒山、荒地、荒坡“三荒地”變廢為寶,并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整合各類財政項目資金,持續投資發展產業。白衣村堅持“一村一策”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推行“一村一品”特色經濟,抓住縣級發展茶果園項目契機,計劃新建340畝茶園,做強做優特色產業。據介紹,今年該村茶產業面積可達2879畝,實現“人均一畝茶”,其中村集體種植436畝茶葉。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7萬元,在2019年基礎上翻倍增長,3年后茶葉進入豐產期,村集體經濟收入將持續遞增。今年,白衣村集體經濟收入可超100萬元,真正實現了“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在清溪鎮成文茶廠白衣茶葉加工廠,2套自動化制茶設備已經投入生產。“這些新引進的制茶設備每臺每小時可以制干茶30斤左右,解決了采茶季節人員不足的‘短腿’。”萬磊告訴記者,目前,白衣村已形成種植、采摘、炒制、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條。
“今年白衣茶產業基地將新增吸納本村群眾長期務工100人以上,臨時就業500多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綠色茶產業,持續發揮減貧‘穩壓器’作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白衣村駐村工作隊長虞偉如是說。
記者 蘇自山 通訊員 戴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