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代表認為,下好高質量發展“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
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十三五’時期,在協調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國發展的整體性、聯動性不斷增強,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衛國代表說。
“十四五”時期,如何推進協調發展? 趙皖平代表認為,在城鄉協調發展方面,深入貫徹協調發展理念迫切需要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弱項,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擴大農村需求。要進一步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加快打通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性通道,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趙皖平代表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要不斷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一體化發展的系統效應。”張衛國代表建議,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形成國民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4日 第 10 版)
[編輯:
吳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