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四五”發展大幕開啟,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馬鞍山,正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的狀態,“提檔加速”駛入智能制造“快車道”。
為落實落細全市“項目攻堅年”活動部署、加快推進我市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3月2日上午,我市專門召開全市智能制造專項工作會議,吹響了攻堅“智造”、加速“智變”的“沖鋒號”。
會上,市經信局解讀了《馬鞍山市2021年智能制造專項工作方案》,為我市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加速推進智能制造明確了“任務書”。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通過搭建智能化服務平臺,推廣智能化診斷,持續推進“機器換人”等舉措,加快實施新一輪企業智能化改造,力爭全年創建2個省級智能工廠和30個市級及以上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打造2-3家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強力推動全市智能制造水平再上新臺階。
智能制造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
去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數字化制造普及、網絡化制造提升、智能化制造引領等重大工程,分類別、分層次加強指導,分行業、分步驟持續推進,推動我市智能制造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產、學、研、用產業鏈集聚發展態勢日益凸顯。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1個,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71個。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主攻智能制造”,加快“智變”步伐,今年我市將推出七項強有力的攻堅措施。
具體來看,我市將堅持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和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并重,制定高端智能裝備“十四五”規劃。同時,通過搭建智能化服務平臺,打造“工業大腦”,為企業乘“智”而上搭梯借力。
智造是主攻方向,創新是第一動力。今年,我市將鼓勵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技術創新示范、工程(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平臺,力爭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0家以上。
開展智能化改造生產診斷工作,是促進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切入口和有效抓手。今年,我市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大力推廣智能化診斷,開展馬鞍山市規上工業企業摸底自測,逐步建立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水平數字檔案,并借助智能制造服務供應商的專業力量,全方位、系統解決企業智能化改造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助力企業加速“智變”。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持續推進“機器換人”,在高端裝備、汽車、鑄造、軌道交通、數控機床等領域企業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積極鼓勵企業實施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力爭打造2-3家馬鞍山市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逐步形成一批發展有成效、模式可推廣的智能制造示范區。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李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