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市被譽為“龍燈之鄉”?!靶率校ㄌ涨f)滾龍”、“新市釜山板龍”和“新市四倉龍”分別被列入省級、市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多次赴市區表演。

“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人們通過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里,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泄著歡快的情緒。后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就是新市舞龍燈的由來?!毙率墟偽幕菊鹃L劉健說。

新市鎮是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北有巍巍橫山、南有浩渺石臼湖,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自然稟賦和文化底蘊,是詩人李白鐘愛之地、是安徽省“文化藝術之鄉”,境內有一大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新市鎮的民間舞燈會歷史悠久,主要舞燈會有臨川村陶莊滾龍、梅山村陶家橋蝦龍、釜山板龍、新市馬燈等。

據介紹,釜山板龍起源于新市鎮釜山自然村。一百多年前,由村上朱、戴、夏三大姓共同議定興起。釜山板龍分金龍(公)、銀龍(母)兩條,兩條龍首尾相接總共120多米。舞龍時,先由兩只大燈籠引路,其次為:兩面開鏜鑼、兩支喇叭、兩副鑼鼓家什,每條龍有兩面小鑼。起龍首先到神場舞蹈,拜香案,然后游村上神路,正月十五進廟上香,正月十六在村上游燈和鄰村游燈。釜山板龍舞法技藝有二龍盤場、二龍戲珠、二龍搶珠等舞法。

“而陶莊滾龍起于明初,距今至少有五六百年歷史了,一般每年從大年初三開始走村串戶舞龍,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碧涨f滾龍燈會會長介紹,滾龍出行時,護駕左右的有寶大旗、龍旗、鳳旗、門旗等,需200多人密切協作,場面極其壯觀。陶莊村民們紛紛表示,將把進入省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陶莊滾龍繼續發揚光大,把舞龍的接力棒傳下去。

文/圖 記者 王文生 通訊員 王奉祥
[編輯:
邵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