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催奮蹄,快馬揚鞭“項”前沖。
2月18日,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解讀了《馬鞍山市2021年“項目攻堅年”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向全市上下發出了“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動員令”,吹響了全力推進項目提速提質提效的“沖鋒號”。
大抓項目就是大抓發展,謀好項目就是謀好未來,這是經實踐檢驗的“鐵律”。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對于正處于戰略機遇期、發展爆發期和跨越趕超期的馬鞍山而言,搶抓戰略機遇、實現跨越趕超,必須緊緊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把重大項目作為全市發展的“頭條號”,擊鼓奮進、高舉高打。
在深入研究上級精神、對標先進經驗做法、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等基礎上,《實施方案》共包括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攻堅措施、實施步驟和保障機制等五部分內容,通過設定8項年度目標任務,制定“五大攻堅”18項具體措施,旗幟鮮明樹立起“凝神聚力攻項目、全力以赴促攻堅、心無旁騖謀發展”的導向,全力推進項目提速提質提效,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生態福地、智造名城”提供強有力支撐。
目標任務清晰明確,行動才能堅定有力。根據《實施方案》,我市圍繞創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示范區,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定重點項目、城鄉建設、招大引強、有效投資、企業培育、創新主體、土地供應和上市融資等8項年度目標任務,并量化分解落實到具體載體單位和市有關單位。
其中,在重點項目方面,全年推進億元以上重點項目820個,總投資924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12.2億元;新開工項目222個,竣工項目124個。在城鄉建設方面,全年安排住房和城鄉建設“四合一”計劃項目319個,年度計劃投資429.3億元。在招大引強方面,全年引進20億元以上項目32個。在有效投資方面,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
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我市聚焦項目建設重點難點堵點慢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聚力做實“儲量”、做優“增量”、做大“體量”、做活“存量”、做強“質量”,全力推進項目謀劃、招大引強、項目建設、項目服務、要素保障五大攻堅,并配套18項具體攻堅措施。
項目攻堅,謀劃先行。我市將緊盯政策謀劃項目、全力爭取上級支持、加速項目轉化落地。全年新增謀劃項目500個,總投資5000億元以上。我市將聚力做優“增量”,緊盯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創新招商方式,著力“招大引強”。同時,圍繞“引上游、接下游、抓龍頭、帶配套”,全面推進產業鏈招商,加強“雙招雙引”。(下轉第二版)
項目建設,重在引進,貴在見效。我市將著力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常態化組織集中開工;同時,強化項目建設計劃執行,倒排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對照節點壓茬推進,全力提速項目建設。
服務圍繞項目轉,要素跟著項目走。我市將通過強化畝均效益評價、扶持企業提檔升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項目服務攻堅,力促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同時,我市還將通過深化“標準地”改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拓寬項目融資渠道、落實惠企幫扶政策等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抓好項目要素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方案》還對標對表“杭嘉湖”經驗做法,并進行了富有本地特色的制度創新。比如,我市將梳理2018年以來“簽約未開工、開工未竣工、竣工未投產、投產未上規、上規未達產”項目,分類建立項目池,“一項一策”落實幫扶措施。創新掛牌清單管理,市領導包保100個重點調度項目,制定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實行紅黃綠牌制度。
打好項目攻堅戰,機制保障是關鍵。《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將成立市“項目攻堅年”活動指揮部,健全項目攻堅統籌調度機制,實行指揮長、牽頭市領導、市牽頭主管部門和指揮部辦公室、載體單位四級分層調度。各縣區、開發園區要制定具體工作細則,市牽頭主管部門要制定專題方案,把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到位,合力推進項目攻堅,努力實現全市項目建設新突破。
記者 劉挺